读书备行文,书实文之祖。
第为掠剩计,读书事已苦。
经精与子奥,不拒万目睹。
撰述贻后来,古人骨已腐。
其鬼既不灵,何由诉肺腑。
缘何日胝沐,各自矜汲古。
官服肆扯挦,衣绣供拆补。
试观养人物,至宝首禾黍。
嘉谷缘土产,食谷不食土。
买珠羡空椟,笑倒居奇贾。
含英而咀华,后生慎如茹。
读书备行文,书实文之祖。
第为掠剩计,读书事已苦。
经精与子奥,不拒万目睹。
撰述贻后来,古人骨已腐。
其鬼既不灵,何由诉肺腑。
缘何日胝沐,各自矜汲古。
官服肆扯挦,衣绣供拆补。
试观养人物,至宝首禾黍。
嘉谷缘土产,食谷不食土。
买珠羡空椟,笑倒居奇贾。
含英而咀华,后生慎如茹。
此诗《读书一首示濂孙》出自清代诗人单溥元之手。诗中以读书为题,寓言深意,探讨了读书与实践、学问与人生的关系。
首句“读书备行文,书实文之祖”,开篇点明读书是文章创作的基础,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接着,“第为掠剩计,读书事已苦”两句,揭示了读书的艰辛与不易,强调了积累知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经精与子奥,不拒万目睹”表明了深入研究学问的重要性,不应轻易放过任何细节和见解。“撰述贻后来,古人骨已腐”则表达了对后人传承前人智慧的期待,以及对古代学者精神的敬仰。
“其鬼既不灵,何由诉肺腑”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暗示了知识的传承与理解并非易事,需要用心去体会。“缘何日胝沐,各自矜汲古”指出了一些人在追求学问时过于执着于古人的观点,而忽视了时代的发展与个人的创新。
“官服肆扯挦,衣绣供拆补”通过服饰的比喻,讽刺了那些在表面上追求学问,实际上却缺乏实质内容的人。“试观养人物,至宝首禾黍”则强调了真正的财富在于培养人才,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积累。
“嘉谷缘土产,食谷不食土”通过粮食的生长与食用,说明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即知识来源于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买珠羡空椟,笑倒居奇贾”则以珠宝与空盒子的对比,批评了那些追求虚名、忽视实际价值的行为。
最后,“含英而咀华,后生慎如茹”鼓励年轻一代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思考,谨慎行事,汲取精华,避免盲目跟从。
整首诗以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读书与实践、学问与人生之间的关系,既有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也包含了对现代教育的反思。
绣阁临芳野。向晚把、花枝卸。
奇容艳质,世间寻觅,除是图画。
这欢娱已系人心也。更翰墨、新挥洒。
展蛮笺、明窗底,把□心事都写。
谢女与檀郎,清才对、真态俱雅。
凤枕乐春宵,绛帷度秋夜。
便同云黯淡,冰霰纵横,也并眠鸳衾下。
假使过炎暑,共将罗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