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礼以宏词见勉奉寄》
《安礼以宏词见勉奉寄》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吏部文章世所珍,终惭无补费精神。

浮名肤外增馀赘,薄宦戈头寄此身。

养志吾方同邴曼,谈书谁复问山宾。

自怜坐顷三遗矢,衰晚那能用楚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nhóngjiànmiǎnfèng
sòng / yángshí

wénzhāngshìsuǒzhēnzhōngcánfèijīngshén

míngwàizēngzhuìbáohuàntóushēn

yǎngzhìfāngtóngbǐngmàntánshūshuíwènshānbīn

liánzuòqǐngsānshǐshuāiwǎnhǎohuàinéngyòngchǔrén

翻译
官吏的文章被世人视为珍贵,但我深感惭愧,因为它们耗费了我太多精力。
虚名只是表面的累赘,我这个微小的官职只能寄托在这动荡的世间。
我选择修养内心,如同邴曼一样,不再追求世俗的交谈和赞誉。
自嘲的是,近来连片刻也难以集中精神,衰老的我怎能再像当年那样依赖他人。
注释
吏部:官吏部门。
文章:文章才华。
世所珍:世人看重。
惭:感到惭愧。
无补:没有帮助。
费精神:耗费精力。
浮名:虚名。
肤外:表面。
增馀赘:增添累赘。
薄宦:微小的官职。
戈头:动荡不安的时代。
养志:修养内心。
吾方:我正。
同邴曼:像邴曼一样。
谈书:世俗交谈。
山宾: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自怜:自嘲。
坐顷:近来。
三遗矢:无法集中精神。
衰晚:衰老晚年。
那能:怎能。
用楚人:依赖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杨时的《安礼以宏词见勉奉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吏部任职,虽然文章被世人珍视,但自认为没有真正的贡献,感到惭愧。"浮名肤外增馀赘"一句,指的是虚名不实,反而增加了无谓的累赘。而"薄宦戈头寄此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仕途生涯的无奈和轻视。

在后两句中,"养志吾方同邴曼",诗人将自己的心性与古代隐逸之士相比,表明自己的志向。"谈书谁复问山宾"则是说自己谈论经典,也没有人询问这位退隐的学者。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知识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自怜坐顷三遗矢,衰晚那能用楚人"中,"自怜坐顷三遗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精力不济的自怜。而"衰晚那能用楚人"则是说到了晚年,也无法像古代楚国的贤者那样有所作为。这两句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能力有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仕途和文学才能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以及对知识生活的渴望和个人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偶书二首·其二

庸庸袜线愧才疏,多口曾招祸有馀。

去就已如巢幕燕,功名浑类上竿鱼。

昨非今是无多远,覆雨翻云一任渠。

万事从今都拨置,荷锄归去理残书。

(0)

读冯瀛王长乐叙

五朝荣宠正堪羞,忍更为文耀士流。

节义却交王妇立,安危徒羡聂生忧。

兔园文鄙谁堪读,乡国台高谩久留。

闭口安身窃师保,不知谁起告嘉猷。

(0)

洪武戊寅予去官平陆有律诗二章曾录示宋广文至洪武辛巳告放归田里复赓前韵二首仍简宋广文·其二

三年奔走听朝鸡,谁料归来觅旧题。

尘暗粉垣诗尚在,雨生苔藓径都迷。

天涯远见孤帆小,地底平铺万瓦低。

何幸再同三二友,一樽聊为浣愁栖。

(0)

读欧文

先生笔底有风雷,训练强兵自握机。

埋狱龙泉须敛锷,蕴山荆璞不藏辉。

经丘觅壑滁山乐,问舍求田颍水归。

本论实宗原道说,眉山何事不传衣。

(0)

郁林州道中

一生梦不到廉州,七十方知事远游。

山接苍梧从北去,水通合浦向南流。

鬼门关外人行少,海角亭边客过愁。

只有鸧鹅似乡旧,数声叫断瘴云秋。

(0)

题王审理山居幽趣图

买得青山似画屏,石田茅屋称幽情。

晓分竹色连窗碧,夜送泉声到枕清。

松下湿衣闻露滴,溪边倚杖看云生。

他年报答君恩重,归去重寻鸥鹭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