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来文扇出天恩,上有天章训饬频。
侍罢御筵重拜赐,尚书前面独千缗。
颁来文扇出天恩,上有天章训饬频。
侍罢御筵重拜赐,尚书前面独千缗。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杨士奇在西苑侍游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庄严与尊贵。
“颁来文扇出天恩”,开篇即以“文扇”为载体,象征着皇帝的恩赐。文扇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承载着皇家的旨意和恩典,展现出君主对臣下的关怀与恩宠。“出天恩”三字,既点明了恩赐的来源,也暗示了权力与威严。
“上有天章训饬频”,进一步说明了文扇上所绘或所刻的内容不仅仅是装饰,而是包含了帝王的训导和教诲。这里的“天章”指的是天子的诏令或圣旨,频繁的训饬意味着皇帝对臣下的期望与要求之高,以及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侍罢御筵重拜赐”,描述了杨士奇在完成侍宴后,再次接受皇帝的赏赐。这一场景体现了宫廷礼仪的严谨与繁复,同时也反映了杨士奇作为朝廷重臣的地位与荣耀。
“尚书前面独千缗”,最后两句将视角聚焦于杨士奇个人,通过“尚书”这一官职的称谓,强调了他的身份与地位。而“独千缗”的赏赐,则是对其忠诚与功绩的极高肯定,凸显了皇帝对他的器重与信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庄严与尊贵,以及君臣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权力结构。杨士奇的形象在诗中被塑造为一位深受皇帝赏识的重臣,其忠诚、智慧与功绩得到了充分的表彰与肯定。
银云缥缈。正石梁倒挂,飞下晴昊。
早挽悬河,高泻鲸宫,洪声百步低小。
分明仙仗崆峒过,又化作,归帆杳杳。
倚参差,翠影红霞,远落明湖残照。曾共呼龙夭矫。
几回过月下,先种瑶草。
九叠屏风,青鸟冥冥,更约谪仙重到。
昨梦骑黄鹄,飞不去、和天也笑。
等恁时、秋夜携琴,已落洞天霜晓。
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
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
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
人生事好乖,岁晚意始倾。
云何千里去,一节湘中行。
留行我无说,脱去公方荣。
人言转输重,我视锱铢轻。
望之拾遗愿,公岂少此情。
向来否泰疏,上亦知忠诚。
公身有内外,公意无亏盈。
雁来书可慰,细数新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