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三首·其二》
《点绛唇三首·其二》全文
清 / 高士奇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过了春三,子规声断啼痕茜。

画罗谁剪,风送晴香暖。游冶心情,生怕花开遍。

归难算,绿颦红怨,定有人愁见。

(0)
鉴赏

这首《点绛唇》是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与人情感的微妙变化。

首句“过了春三”,简洁明了地指出时间已进入春季的尾声,暗示着春天即将离去。接着,“子规声断啼痕茜”一句,以子规鸟的叫声作为背景音符,渲染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子规鸟的啼声仿佛在诉说着春去的不舍与离别的伤感,而“啼痕茜”则形象地描绘了子规鸟啼叫时留下的痕迹,色彩鲜明,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画罗谁剪,风送晴香暖”两句,将视线转向了人物活动,似乎有一位女子正在剪裁绣品,而轻柔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花香,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优雅,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这里的“晴香暖”不仅指自然界的香气和温度,也可能暗喻着内心的温暖与希望。

“游冶心情,生怕花开遍”一句,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女子或许有着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她害怕春天的花朵全部盛开,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这种心情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最后,“归难算,绿颦红怨,定有人愁见”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或分别的忧虑。这里的“绿颦红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愁绪比作绿叶的皱眉和红花的抱怨,形象地描绘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这句话也预示着,无论未来如何,总会有某个人能感受到这份愁绪,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共鸣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春末时节自然与人情感的交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具有较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高士奇

高士奇
朝代:清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猜你喜欢

贺新郎.和韵答闺友

落落深闺里。剩楼头、一轮皎月,是侬知己。

自顾此身如倦鸟,栖息枝头垂翅。

只披读、离骚销志。

不信词人都福薄,看千秋、得意曾能几。

伤心处,已无泪。

生来无分穷经笥,日销磨、针箱线帖,可知遭际。

满院凉烟秋雨后,多少闲愁慵记。

嗟荣利、浑如敝屣。

天地虽宽罗网密,料人间、独醒谈何易。

把万事,付酣醉。

(0)

如梦令·其四步梅村先生韵

忽忽清愁如病。望断天涯归信。

薄幸惯飘零,空把金钱卜尽。愁听。愁听。

人道清明将近。

(0)

十六字令.镜

圆。照彻人间老少年。无尘蔽,长对美人颜。

(0)

如梦令

篱畔红梅香透。又是赏春时候。

不见咏诗人,辜负艳阳清昼。僝僽。僝僽。

病骨畏寒花瘦。

(0)

虞美人

玉钩望断穿针夕。忍说黄杨厄。人间天上一般秋。

只是生离死别、两般愁。十行清泪鸾笺洗。

影事从头记。千秋水绘要同传。

只恐影梅还逊、影兰缘。

(0)

忆汉月.残菊

渐渐阑珊香冷。立尽斜阳红影。

伶俜倦蝶也魂销,半是怜香半恨。

看红衰翠减,绾不住、秋光转瞬。篱边只剩傲霜枝。

笑倩西风扶稳。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