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常父秋试兼简行父》
《送刘常父秋试兼简行父》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良乐伫目思骥子,工师择材须杞梓。

刘家昆季宁近用,直干百围日千里。

戏綵之暇同鸡窗,平挹千古如探囊。

尺箠政自无坚彊,况腰乌号手鱼肠。

乡邦惊叹有此客,一笔与翁箭锋直。

秋赋春闱溷子尔,老子贺书已濡笔。

香名联翩传里闾,珠宫贝阙方权舆。

他年日奉平反笑,更胜而今读贺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chángqiūshìjiānjiǎnxíng
sòng / chénzào

liángzhùgōngshīcái

liújiākūnníngjìnshìyòngzhígānbǎiwéiqiān

cǎizhīxiá西chuāngpíngqiāntànnáng

chǐchuízhèngjiānqiángkuàngyāohàoshǒucháng

xiāngbāngjīngtànyǒuwēngjiànfēngzhí

qiūchūnwéihùněrlǎoshū

xiāngmíngliánpiānchuánzhūgōngbèiquēfāngquán

niánfèngpíngfǎnxiàogèngshèngérjīnsh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为送别刘常父参加秋试(科举考试)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和鼓励。诗中以良乐(骏马)比喻刘氏兄弟的才华,期待他们如同良驹般在科举之路上疾驰。诗人强调了选择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刘家昆仲具有杞梓般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才学犹如直干百围的大树,日新月异。

诗人还提到他们在闲暇时的学术交流,如同鸡窗(书房)中的亲密讨论,学问深厚,如探囊取物般轻松。接着,诗人以尺箠(短小的武器)比喻他们的文采,暗示虽不显赫,但实则坚韧有力。同时,他还提及了刘氏兄弟可能的成就,比如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期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常父的祝贺,祝愿他在考试中取得佳绩,并预言他未来的成就将超过写这封贺信的时刻。诗中充满了对刘氏兄弟的赞赏和对他们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推崇。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

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

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0)

落花

一片又一片,等闲苔面红。

不能延数日,开亦是春风。

公子歌声歇,诗人眼界空。

遥思故山下,经雨两三丛。

(0)

古石之歌

江东藏瑞简,济北蕴兵书。

若非平固湖中雁,定是昆明池里鱼。

(0)

酬隐圭舍人寄红烛

蜜炬殷红画不如,且将归去照吾庐。

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

(0)

游贵侯城南林墅

韦杜八九月,亭台高下风。

独来新霁后,闲步澹烟中。

荷密连池绿,柿繁和叶红。

主人贪贵达,清境属邻翁。

(0)

通川客舍

奔走失前计,淹留非本心。

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渐解巴儿语,谁怜越客吟。

黄花徒满手,白发不胜簪。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