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缘径启,花榭倚云成。
照水月初出,近人虫自鸣。
疏钟风外落,碧汉树头平。
无限伤秋意,同谁次第评。
衡门缘径启,花榭倚云成。
照水月初出,近人虫自鸣。
疏钟风外落,碧汉树头平。
无限伤秋意,同谁次第评。
这首明代诗人张时彻的《次南禺见新月有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秋意的画面。首句“衡门缘径启”,写出了简朴的门户沿着小路敞开,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氛围。接下来的“花榭倚云成”则暗示了花木扶疏的亭阁高高耸立,仿佛与云彩相接,显得清新雅致。
“照水月初出”描绘了新月在水面映照的景象,增添了夜晚的神秘和诗意。而“近人虫自鸣”则通过虫鸣声的自然响起,烘托出环境的静谧和秋夜的深沉。诗人借助“疏钟风外落”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远处的钟声随风飘落,更显孤独。
最后一句“无限伤秋意,同谁次第评”,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感慨,以及无人能共享这份情感的寂寥。整首诗以景寓情,借新月、花榭、虫鸣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依的感怀,具有浓厚的秋日情绪。
一般开与落,渔娃以外谁看?
正响遍西风,千帆明灭,不是春幡。伊人欲呼何处?
有小舟、撑出水天间。
白露横江无际,一绳雁影初还。
色香难著遣浪萍,风絮兴都阑。
似快雪时晴,珠宫贝阙,加倍清寒。
蓬窗篝灯拥被,尽白头、幽梦恋湖山。
四面青枫红蓼,绚成秋色斓斑。
寒乌哑哑啼夜霜,南邻北邻愁夜长。
梦中机杼见颜色,觉来血泪沾衾裳。
男儿有身自何处,三年不见萱花树。
春草遥瞻西日斜,长江自逐东流去。
江流暮草悲复悲,年年陌上送春迟。
欲凭青鸟问王母,可有瑶池相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