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燎光分烛影稀,玉阶残雪向春微。
千官夜听星辰履,九陛朝悬日月旗。
地切丹山闻凤吹,天开黄道见龙飞。
海东才子多春兴,一日新诗动琐闱。
庭燎光分烛影稀,玉阶残雪向春微。
千官夜听星辰履,九陛朝悬日月旗。
地切丹山闻凤吹,天开黄道见龙飞。
海东才子多春兴,一日新诗动琐闱。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日早朝的壮观景象与庄严气氛。首联“庭燎光分烛影稀,玉阶残雪向春微”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早朝时分的场景:庭燎(宫廷中用于照明的火炬)的光芒与烛影交织,玉阶上残留的冬雪在春的气息中渐渐消融。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积淀。
颔联“千官夜听星辰履,九陛朝悬日月旗”进一步渲染了早朝的庄重与肃穆。千官在夜晚静听皇帝的脚步声,仿佛能感受到君主的威严;九陛之上,悬挂着象征日月的旗帜,寓意着国家的光明与希望。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朝廷的秩序井然与君臣之间的尊卑有序。
颈联“地切丹山闻凤吹,天开黄道见龙飞”则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丹山与黄道分别代表了吉祥与帝王的象征,凤吹与龙飞则是对皇帝权威与祥瑞的隐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早朝时天空中可能出现的祥云瑞气,也暗含了对皇帝统治的颂扬与祝福。
尾联“海东才子多春兴,一日新诗动琐闱”则将视角转向了文人墨客。海东才子们在春天的激发下创作出新的诗歌,这些作品不仅在宫门内引起轰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活跃与繁荣。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季节的变化与人文精神的勃发相结合,展现了明代社会文化的多元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成功地展现了明朝元日早朝的庄严与辉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一更人已静,月出上营门。
休嗟铁衣冷,赢得锦袍温。
二更风色冷,警柝声不歇。
荷戈夜未暝,坐看帐前月。
三更更漏永,起舞发长叹。
试拭鸊鹈膏,剩教剑光烂。
四更霜已下,长啸一声秋。
冷光惨马色,寒气肃貂裘。
五更星半稀,营中鼓角悲。
仰天试长吁,吐作横空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