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云然,身历夫越吴晋楚诸邦,敷文教,振武功,裕国安民,谋猷共仰,既电谕乘龙北上,知其台阁独登,翘首中朝贤令辟;
而今已矣,眼观乎咸同光宣四代,重外交,修内治,经天纬地,奏议俱存,忽邮传跨鹤西归,恨未祭筵亲奉,伤心来世再同游。
自昔云然,身历夫越吴晋楚诸邦,敷文教,振武功,裕国安民,谋猷共仰,既电谕乘龙北上,知其台阁独登,翘首中朝贤令辟;
而今已矣,眼观乎咸同光宣四代,重外交,修内治,经天纬地,奏议俱存,忽邮传跨鹤西归,恨未祭筵亲奉,伤心来世再同游。
此挽联以深情缅怀张之洞,展现其生前功绩与影响。上联“自昔云然”开篇,追溯张之洞身历诸邦的经历,从南至北,涵盖多个地区,强调其在文教与武功上的贡献,以及对国家安宁与民生福祉的关怀,凸显其为时人所敬仰的领袖形象。接着“既电谕乘龙北上,知其台阁独登,翘首中朝贤令辟”几句,描绘张之洞北上任职的情景,表达对其卓越成就的认可与敬佩。
下联“而今已矣”转折,暗示张之洞逝世的事实,随后“眼观乎咸同光宣四代”一句,回顾其在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代皇帝时期的影响,强调其在外交与内政上的努力,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远贡献。最后,“忽邮传跨鹤西归,恨未祭筵亲奉,伤心来世再同游”三句,表达了对张之洞去世的哀痛之情,以及未能亲自为其举行祭奠的遗憾,同时寄托了对未来再次相聚的希望,情感真挚,哀而不伤。整联通过对比生前与逝后的场景,展现了对张之洞一生功绩的肯定与怀念,以及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