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宜春郡,穷能懒更占。
矜名遭巧谮,晦迹喜深潜。
昔慕狂为圣,今师智养恬。
优游无一事,不觉岁时淹。
吏隐宜春郡,穷能懒更占。
矜名遭巧谮,晦迹喜深潜。
昔慕狂为圣,今师智养恬。
优游无一事,不觉岁时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吏隐宜春郡诗十首》中的第九首,描绘了诗人官吏生涯中选择退隐于宜春郡的生活态度。首句“吏隐宜春郡”表达了诗人以官吏身份隐居在宜春郡的境况,暗含着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穷能懒更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即使生活清贫,他也懒得去争夺或占据更多的权势,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
“矜名遭巧谮”反映了诗人对于名誉的谨慎和对他人巧言诬陷的无奈,他选择隐藏自己的才华,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晦迹喜深潜”表达了他对这种低调生活的喜爱,深藏不露,享受内心的平静。
“昔慕狂为圣,今师智养恬”回忆过去曾以狂放自许,追求圣人之道,如今则更崇尚智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恬淡。这体现了诗人人生观的转变。
最后两句“优游无一事,不觉岁时淹”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无事可做,时间仿佛停滞,不知不觉间岁月已悄然流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隐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淡泊生活的深深热爱。
秋月隔疏帘,光体终隐微。
捲帘试寓目,万里馀清辉。
人生异肝胆,同一造化机。
君心乃余心,南北非相违。
三年迟君来,一见悟前非。
况乃度寒暑,葭玉容相依。
与君忘年交,没齿其庶几。
月色亦良好,君胡捐我归。
建炎庚戌正月尾,阳山雨雹大如李。
疾雷先驱风御随,顷刻云屯遍千里。
初疑地轴开九渊,固阴惊蛰神龙起。
又恐帝出发震怒,下扫炎荒除疠鬼。
破窗穿牖□□横,触石摧林势难比。
疑是晓色方窥檐,惨澹复黑迷巾履。
披衣欲兴还就枕,?磕崩腾喧两耳。
吾君圣德过成康,胡虏凭陵殊未已。
中原郡邑半丘墟,铁骑犹思犯南鄙。
安得天威假庙谟,恢复两河端可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