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行郁罗天,终古同此轮。
死魄复生魄,一点存者神。
我来万山底,举眼无似人。
惟月独知我,寂历常相亲。
而我亦知月,爱其日日新。
今夕自今夕,不踏昨夜陈。
凉边蔗境佳,静里大羹真。
却书对月坐,扫空翳根尘。
络纬无寸丝,轧轧夜向晨。
路晞胡不归,貂裘弊苏秦。
月行郁罗天,终古同此轮。
死魄复生魄,一点存者神。
我来万山底,举眼无似人。
惟月独知我,寂历常相亲。
而我亦知月,爱其日日新。
今夕自今夕,不踏昨夜陈。
凉边蔗境佳,静里大羹真。
却书对月坐,扫空翳根尘。
络纬无寸丝,轧轧夜向晨。
路晞胡不归,貂裘弊苏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官舍见月(其三)》,描绘了月光在夜晚照耀官舍的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中通过“月行郁罗天”和“死魄复生魄”表达月亮永恒不变的特质,与诗人孤独但又与月相伴的心境相呼应。"万山底"和"无似人"则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感。诗人欣赏月之日新,认为今夕不同于往昔,表达了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对旧事物的超越。
"凉边蔗境佳,静里大羹真",以蔗境的清凉和大羹的醇厚比喻清静生活中的朴素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却书对月坐,扫空翳根尘",诗人借月光洗涤心灵,清除杂念,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最后两句"络纬无寸丝,轧轧夜向晨"以纺织娘的鸣叫象征时光流逝,诗人以苏秦未归的典故,寓言自己在官场的坚持或期待改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得毛韩经学。
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
文章世为甲。
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
名登雁塔。
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
庆惬。
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
韶光恰匝。
清明过了旬浃。
喜当初度日。
称觞春酒,一饮红生双颊。
愿儿孙,世袭簪缨,代常不乏。
五十五年,满簪华发,俨然遂良。
又何曾戚戚,荜门圭窦,何曾汲汲,玉带金章。
困後高眠,饥来饱□,老矣狂夫老更狂。
空回首,叹世间名利,傀儡开场。
幸临晚节安康。
又两日、三秋催萧霜。
叹生朝亦是,贺宾踵至,龙锺矍铄,何足称觞。
喜对诸贤,笑谈世事,相会亲朋醉玉觞。
谁如我,素乐天知命,不事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