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持钵傍山门,古寺萧然一味清。
骨相山林非富贵,不应曾有训狐鸣。
老僧持钵傍山门,古寺萧然一味清。
骨相山林非富贵,不应曾有训狐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山门前持着饭钵,身处于一座古老寂静的寺庙之中,环境清幽,反映出僧人的生活简朴和心境淡泊。"骨相山林非富贵"一句,通过老僧的骨骼形态暗示他并未追求世俗的富贵,而是与山林为伴,符合出家人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不应曾有训狐鸣"则暗含禅意,可能是指老僧并未被尘世的诱惑所动,连狐狸的叫声也未曾引起他的心猿意马,体现了他的定力和修行境界。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超脱世俗、深谙禅理的僧人形象。
家住青溪东复东,林霏岚影暗葱茏。
山排闼入蹲苍虎,水抱村流卧玉龙。
田画井疆前后陇,冈横乾艮两三重。
客来若问诛茅地,落日云飞第一峰。
金沙潭头石赑屃,冻蚁纷纷半僵死。
淘江漉海撄龙鳞,领使省金蹲虎兕。
欲将江浙饱虚牝,遮盖谁施千丈被。
先生误堕世网中,死灰更溺无遗燬。
携家北走入深山,雪中高卧那能起。
世间得丧何足道,坎止流行一弹指。
忍冻孤吟寒士歌,力将冰檗战纨绮。
君穷无比我更穷,湿沫难击三千里。
明朝裹饭约共话,炯炯方瞳岩壑里。
五日学作诗,十日学书纸。
书成自称好,对客发微泚。
尔来草书人,作态工侧媚。
譬如老孙娘,不病要儿齿。
我空诗未工,苦瘦如我字。
有诗使人写,适兴聊尔尔。
宿缘喜多学,未用进于技。
试问宜休民,何如觅青李。
贵者不如贱,桑麻鄙簪缨。
富者不如贫,布荆胜珠琼。
子平悟损益,持论悍且精。
并敌就一向,力与世俗争。
所以昏嫁毕,洗然外浮名。
投迹崖巘中,便足了一生。
颓波不可挽,滔滔自东倾。
惟有吾由我,去留听从卿。
浊水岂无月,水浊不受光。
君看此孤蟾,出入天中央。
遍满千家门,徘徊度回廊。
由来谁分璧,招我昏暗场。
空庭澹相对,湛湛肺肝凉。
浮云绝点翳,宝此光明王。
天高万籁寂,参斗低复昂。
人生何时毕,收拾还穹苍。
鸡鸣起群蛰,往来黑蚍蜉。
似闻尘埃中,亦有玉雪流。
夜梦忽见之,恍如云梦州。
其人髻双髽,衣上百结裘。
知有袁李术,精神寄双眸。
语我我不解,罗缕维与陬。
临分忽有赠,付我一把筹。
振衣逐轻矫,去去逝莫留。
飞空度杳渺,划然堕岩幽。
我岂富贵人,胡椒穷豆区。
长贫博长健,此理更王囚。
仙人去何许,往往巢嵩邱。
俗缘几时了,约我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