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寇海滨》
《避寇海滨》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偶动乘桴兴,孤筇立海头。

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

腥浪翻蛟室,痴云结蜃楼。

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òuhǎibīn
sòng / línjǐng

ǒudòngchéngxīngqiónghǎitóu

bīngchénchùchūn使shǐrénchóu

xīnglàngfānjiāoshìchīzhījiéshènlóu

shénshānkōngpiǎomiǎoshuǐruòshèngzhōu

翻译
偶尔兴起乘舟出行,独自持杖立于海边。
战乱何处可躲避,春天的景色却让人感到忧愁。
腥臭的波浪翻腾,如同蛟龙的居所,痴云聚集成幻象的蜃楼。
那传说中的神山虚无缥缈,水面太弱无力承载船只。
注释
偶动:偶然兴起。
乘桴:乘船出行。
孤筇:独自行走的竹杖。
海头:海边。
兵尘:战争的尘埃。
春色:春天的景色。
使人愁:让人感到忧愁。
腥浪:带有腥味的波浪。
蛟室:蛟龙的居所(比喻战乱之地)。
痴云:痴心妄想的云彩(形容幻象)。
蜃楼:海市蜃楼(自然现象,常用来象征虚幻的事物)。
神山:传说中的仙山。
空缥缈:虚无缥缈。
水弱:水面薄弱。
不胜舟:无法承载船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避寇海滨》,描绘了诗人因躲避战乱而来到海边的情景。首句“偶动乘桴兴”表达了诗人被迫离开家乡,乘舟出海的无奈之举;“孤筇立海头”则写出他独自一人站在海边,手持竹杖,显得孤独而坚定。

接下来,“兵尘何处避”表达了对战争纷扰的深深忧虑,诗人无处可逃,只能任凭春色引发内心的愁绪。“腥浪翻蛟室”以海浪中的蛟龙寓指战乱的凶险,而“痴云结蜃楼”则借海市蜃楼的虚幻,象征着战乱中人们的迷茫与期待。

最后两句“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寓意理想中的安宁之地遥不可及,现实中的动荡使小舟难以承载,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避难海边时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题董文敏秋山图·其一

明净如妆说郭熙,尚书能画客能诗。

秋风吹上鹅溪绢,刚是淮南木落时。

(0)

题马生美人宝剑图

万方仪态天风生,素女始教轩皇兵。

长兵戈矛短兵剑,剑花夜发芙蓉燄。

越王铸剑光满池,天遣素女为之师。

亡吴霸越赖有此,世人但道有西子。

南风烈烈扬胡尘,雌雄剑化延平津。

可怜歌舞太平日,卧薪尝胆今无人。

我来吊古越台下,眼中突兀扶风马。

苦将古事作今图,宝剑非真美人假。

下穷九地上九天,转劫将逢龙汉年。

且寻南岳夫人去,唤起千秋女剑仙。

(0)

东山寄怀南海裴伯谦县令二首·其二

横流无地可安居,身愧王尼尚有车。

残月啼鹃家国泪,断云归雁友朋书。

论交四海心犹热,独立三边愿已虚。

为语修龄益愁索,故人仁祖近何如?

(0)

重晤梁辑五光禄话旧·其一

铜狄重摩定惘然,春明旧梦岁周天。

与君同话沧桑劫,已抵仙人五百年。

(0)

画兰曲

秋风吹冷松江水,谢览兰芳仍竟体。

晴窗搦笔写秋英,芳心不向霜前死。

眼中九畹无閒田,突兀拳石安花间。

花幽石瘦各自媚,风茎露叶何娟娟?

北平今日谁飞将,一枕幽香酣玉帐。

借花陶写英雄心,岂特离骚当梵唱?

梦破中原夕照红,幽兰开落荒山中。

莫教无土孤根露,花里残经写大空。

(0)

鮀浦将发,寄许韫伯

别怀难共海云开,更向何人借酒杯?

本领依然心计拙,可怜还唱渭城来。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