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兰曲》
《画兰曲》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秋风吹冷松江水,谢览兰芳仍竟体。

晴窗搦笔写秋英,芳心不向霜前死。

眼中九畹无閒田,突兀拳石安花间。

花幽石瘦各自媚,风茎露叶何娟娟?

北平今日谁飞将,一枕幽香酣玉帐。

借花陶写英雄心,岂特离骚当梵唱?

梦破中原夕照红,幽兰开落荒山中。

莫教无土孤根露,花里残经写大空。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画兰曲》,通过对秋日松江、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志向。首句“秋风吹冷松江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接下来,“谢览兰芳仍竟体”表达了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即使在严寒中也不失其芬芳。

“晴窗搦笔写秋英”描绘了诗人静坐窗前,以笔墨描绘秋日花卉的情景,展现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芳心不向霜前死”则寓意着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困境,也坚守自我。

“眼中九畹无閒田,突兀拳石安花间”运用生动的意象,描述了兰花生长在贫瘠环境中,依然傲然绽放,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花幽石瘦各自媚,风茎露叶何娟娟?”进一步赞美兰花的优雅姿态,即使环境艰苦,也自有一番韵味。

后半部分,“北平今日谁飞将,一枕幽香酣玉帐”暗喻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希望能有英雄人物挺身而出,而“借花陶写英雄心”则表达了诗人借兰花寄托自己的壮志豪情,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抒怀,更寓含着对国家振兴的期盼。

最后两句,“梦破中原夕照红,幽兰开落荒山中”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下的荒山景象,幽兰虽处逆境,但依然坚守信念。“莫教无土孤根露,花里残经写大空”呼吁人们不要让兰花失去土壤,象征着诗人希望国家和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支持和依托,即使在艰难中也要追求理想,书写壮丽的人生篇章。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兰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品格和高尚的志向。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农情

稻色满平畬,侵辰穫东菑。

今年春穗熟,幸免寒与饥。

(0)

衡门

投老衡门不用名,此身长与一鸥轻。

浮生扰扰非吾意,底事悠悠空世营。

混迹渔樵频自得,凭谁风月竞多清。

云白山青共予好,百年怀土迥深情。

(0)

晚望二首·其二

极目杳无际,连山接素秋。

云迷粤岭树,日涌大荒流。

饥雀喧枯木,寒乌薄晚楼。

仍馀今古思,萧索增暮愁。

(0)

夏日雷雨

白日轻雷迥,风林当昼吹。

二仪消炎伏,一雨到云涯。

水色光虚滉,烟堂花暮思。

净心澄物役,聊此寄卑栖。

(0)

啸歌二首·其一

山高不可登,河深岂可厉。

平原九万里,翱翔足游曳。

白龙在深渊,海水扬其波。

误落湘江蹊,泥沙奈尔何。

白玉一杯酒,青云在轩牗。

笑拉洪涯肩,轩荣复何有。

(0)

读开元遗事

野鹿衔花去,渔阳铁骑来。

霓裳歌不尽,龙驾发相催。

夜雨峨眉道,朝云神女台。

马嵬回首处,寂寞小桃开。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