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夏肯父晓山图》
《题夏肯父晓山图》全文
宋 / 周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旦旦自天成,中全一气清。

渐分平与峻,俄转晦为明。

竹閟铺沙影,松涵出谷声。

机心都不动,稳看日初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kěnxiǎoshān
sòng / zhōu

dàndàntiānchéngzhōngquánqīng

jiànfēnpíngjùnézhuǎnhuìwèimíng

zhúshāyǐngsōnghánchūshēng

xīndōudòngwěnkànchūshēng

注释
旦旦:形容每日重复自然发生。
全一气清:指整体氛围清新,浑然一体。
渐分:逐渐分开,区别。
晦为明:由暗转明,比喻黑夜过去是白天。
竹閟:竹林掩映。
铺沙影:竹影洒在沙地上。
松涵:松涛包容。
谷声:山谷中的回声。
机心:世俗的算计之心。
稳看:平静地观看。
日初生:太阳刚刚升起。
翻译
每天自然而然地形成,中心充满着清明之气。
逐渐区分平坦和陡峭,不久后黑夜变为光明。
竹林遮蔽下洒落沙子的光影,松涛声从山谷中传出。
心中没有丝毫机巧之心,静静地欣赏太阳初升的景象。
鉴赏

这首宋朝周弼的《题夏肯父晓山图》描绘了夏日清晨山景的生动画面。"旦旦自天成,中全一气清",诗人赞美了大自然的浑然天成和清晨空气的清新。接下来的"渐分平与峻,俄转晦为明",通过山势的变化,暗示了从黎明前的昏暗到曙光初现的过程。"竹閟铺沙影,松涵出谷声",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竹林倒映在沙地上的光影,以及山谷中松涛的声音,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最后两句"机心都不动,稳看日初生",表达了诗人摒弃世俗之心,静观山间日出的超然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晓山的美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周弼
朝代: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猜你喜欢

后庭花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0)

诉衷情令·其二建康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

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寂寞处,两潮回。

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0)

蟋蟀·其一

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

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0)

两山间

自予营北渚,数至两山间。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

祗应身后冢,亦是眼中山。

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0)

立秋

星光如月映长空,惊起愁眠夜向中。

残暑不妨欺枕簟,隔窗鸣叶是西风。

(0)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