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梅尚迟萼,香风杳来期。
忽见樵担行,横插疏花枝。
潭南五百树,入腊已垂蕤。
铜坑千尺深,但与明月窥。
钿云远难拾,闻鸟心一移。
因温闭空谷,何救行路饥?
群梅尚迟萼,香风杳来期。
忽见樵担行,横插疏花枝。
潭南五百树,入腊已垂蕤。
铜坑千尺深,但与明月窥。
钿云远难拾,闻鸟心一移。
因温闭空谷,何救行路饥?
这首诗描绘了邓尉山中梅花的美丽景象和作者的游历感受。首句“群梅尚迟萼,香风杳来期”以群梅未开、香风未至的静谧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期待与神秘感。接着,“忽见樵担行,横插疏花枝”一句,通过偶然发现樵夫担着横插着稀疏梅花的树枝,将自然之美与日常生活巧妙结合,展现了意外之美的惊喜。
“潭南五百树,入腊已垂蕤”描述了潭边的梅花在腊月已经盛开,展现出冬日里的一抹生机。而“铜坑千尺深,但与明月窥”则通过对比深邃的铜坑和明亮的月光,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钿云远难拾,闻鸟心一移”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然声音的敏感,通过拾取钿云(可能指云彩)的困难和听到鸟鸣时心情的变化,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
最后,“因温闭空谷,何救行路饥?”一句,以温闭空谷(可能指闭塞的山谷)的环境,引出对解决行路饥饿问题的思考,寓意深刻,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限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挑战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邓尉山中梅花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游历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