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蟋蟀·其一》
《蟋蟀·其一》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

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0)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白头发。
秋来:秋季来临。
萍蓬: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湖海:泛指广阔的水面,象征生活经历丰富。
困平生:形容一生都在困境中度过。
三更:半夜。
窗外:室外景象。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大而宽,常在夜晚有影子。
九月:农历九月,秋季的一个月份。
床头:靠近床边。
蟋蟀声:秋天常见的昆虫叫声。
翻译
秋天又添了几根白发,一生漂泊在湖海之间。
深夜窗外芭蕉的影子摇曳,九月床头传来蟋蟀的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凄凉生活情景。"白发秋来又几茎"表达了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感慨,秋天的到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而"几茎"则是一个量词,用以形容头发花白的程度,显示出诗人对于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哀愁。

"萍蓬湖海困平生"则透露出诗人一生的挣扎和不易,其中"萍蓬"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而"湖海"象征着广阔无边,"困"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遭遇的感慨,以及对平静安稳生活的渴望。

接着"三更窗外芭蕉影"描绘出夜深时分,窗外芭蕉在微弱月光下的摇曳投影,这里既有时间之长,也有孤独与寂寞。"九月床头蟋蟀声"则是秋天的蟋蟀发出细小的声音,而这声音成为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原因,反映出内心的不安和对生命深处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白发、萍蓬、芭蕉影和蟋蟀声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衰老与孤独的沉思,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无限向往。语言朴实而深情,情感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秋日藕华枉过山居,次元韵四首·其二

天冠山下野人居,除却渔樵少往来。

今日谪仙劳过访,看山还费赋诗才。

(0)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其八

山钟飞作郡楼声,访古人来百感生。

叶叶莲花开怪石,留衣亭畔独题名。

(0)

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其四

天浆倾倒帝沈酣,西奈神来佛让龛。

自转双轮删合朔,别传十诫贬和南。

寻山久已逃灵鹫,问道真疑到剧骖。

至竟大同新运在,老生莫自厌常谈。

(0)

寄怀晓沧上杭兼示族人·其四

漠漠江湖梦,秋心落百蛮。

藜床支北海,棋局隐东山。

沧海波无极,浮云影自閒。

汀州有芳草,愁采白蘋还。

(0)

寄怀谢四颂丞台湾·其三

秋水芙蓉国,斜阳燕子家。

青衫封敝簏,红烛赏残花。

历劫多情在,寻春故约差。

壶芦墩畔月,冷照旧琵琶。

(0)

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其三

沉郁雄心苦未灰,他年卷土傥重来。

愁人断句悲青坂,战地残枪卧绿苔。

梦里国仇惭越报,眼前儿戏感吴呆。

故知块垒浇难尽,且为看花借酒杯。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