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其一》
《再和·其一》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古风

采芳遗所思,所思道幽绝。

濯发沐兰膏,卷然在发末。

鴂啼众芳萎,微物固先识。

我方行迈迈,我载歌昔昔。

操舟入觞深,被发出梁沫。

至人本神游,讵知见者惑。

畏途窘善步,变境乏全德。

委顺天地间,谁主复谁客。

(0)
翻译
采摘花草寄托思念,那思念深远而独特。
洗发涂抹兰花油,香气缭绕在发梢。
杜鹃哀鸣百花凋零,细微事物早知秋意。
我正远行步履不停,心中常唱昔日歌谣。
驾舟深入酒杯深处,衣带飘逸如梁上泡沫。
超凡之人本神游太虚,哪料凡人对此迷惑。
面对艰险路途谨慎前行,变换环境美德难全。
顺应天地法则无常,谁为主谁为客难以定论。
注释
芳:花草。
幽绝:深远独特。
濯发:洗发。
兰膏:兰花油。
鴂啼:杜鹃哀鸣。
萎:凋零。
行迈迈:远行不停。
昔昔:昔日歌谣。
觞深:酒杯深处。
至人:超凡之人。
畏途:艰险路途。
善步:谨慎前行。
委顺:顺应。
天地间:天地法则。
主:主宰。
客:客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再和(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以及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采芳遗所思,所思道幽绝。”开篇两句,诗人通过采集花卉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微妙而又难以言说的。这里的“遗”字用得十分传神,它不仅指物质上的留下,更有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和留恋。

“濯发沐兰膏,卷然在发末。”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洗发、涂抹香膏的情景。这里的“濯”字意味着清洁,而“沐”则是指用水浸润,这些动作细腻地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亲近的状态。

“鴂啼众芳萎,微物固先识。”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观察小鸟啄食花朵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中每一微小事物都怀有深刻认识和情感的态度。

“我方行迈迈,我载歌昔昔。”这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漫步状态,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歌唱。

“操舟入觞深,被发出梁沫。”这里诗人描述自己驾舟进入水域深处,波纹溅起的情景。这种场景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旅途,还隐喻着他内心的探索和深度。

“至人本神游,讵知见者惑。”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最高境界的追求,即精神上的自由漫游。同时,也反问那些只停留在表象识别上的人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这种精神状态。

“畏途窘善步,变境乏全德。”诗人接着写道,他对于旅途中的艰难和变幻保持着敬畏之心,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努力保持完整的品德。

最后,“委顺天地间,谁主复谁客。”这两句则是对整个自然世界和宇宙秩序的一种超然态度,诗人似乎在质疑在这个广阔的宇宙中,到底什么才是主体,什么又是客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深刻而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遥和南巢脩禊·其二

野老高亝独闭门,新诗谁送浣花村。

兰亭山外诸陵断,杜宇天南古帝存。

骚客惊春怨瑶草,落花如雨遍名园。

不须感慨论人事,且寄幽情入酒樽。

(0)

病起遣怀十二首·其九

服散常抛卷,斋厨久饭蔬。

偶寻高士传,慵读梵王书。

曝砌龟翻甓,窥罂雀伺鱼。

无人共幽事,洗笔润方诸。

(0)

五座滩

万石列寒滩,什什复伍伍。

轻舟疾无影,帆正日卓午。

(0)

江上小诗二十首·其十一月子河

月子河西月,年年渡绛河。

非关易圆缺,总为别离多。

(0)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一

哀鸿断处入江乡,再世论交款语长。

一恸君亲同涕泪,十年生死各凄凉。

虔中南去桄榔暗,吉水西风橘柚香。

呜咽相逢重赋别,云山渺渺路苍苍。

(0)

野烧

野烧荒村晚,苍山古戌平。

隔林微觉断,入水自然明。

苦雾光难灭,空原响渐生。

阴厓开月晦,衰陇减秋声。

暖逼龙蛇蛰,寒催雨雪晴。

夕烽馀百战,曙鸟起三更。

鬼火枯桑出,渔灯细杵鸣。

草根收坠露,云外掩孤城。

绝塞衣偏冷,飘蓬客易惊。

柴门倚牛斗,河汉浩纵横。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