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断处入江乡,再世论交款语长。
一恸君亲同涕泪,十年生死各凄凉。
虔中南去桄榔暗,吉水西风橘柚香。
呜咽相逢重赋别,云山渺渺路苍苍。
哀鸿断处入江乡,再世论交款语长。
一恸君亲同涕泪,十年生死各凄凉。
虔中南去桄榔暗,吉水西风橘柚香。
呜咽相逢重赋别,云山渺渺路苍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一)》。诗中描绘了与友人黄交侯在螺川相遇的情景,两人谈论起家庭的苦难,诗人深感愤慨,以诗抒发内心的情感。
首句“哀鸿断处入江乡”,以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人们,形象地描绘出战乱或社会动荡中人民的悲惨境遇,他们如同断线的鸿雁,四处漂泊,寻找安身之所。接着,“再世论交款语长”则转而描写诗人与黄交侯重逢时的深情对话,两人久别重逢,话语绵长,充满了对彼此的关怀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一恸君亲同涕泪,十年生死各凄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深切的哀悼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十年间,生者与死者各自经历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生命的无常和哀痛。
“虔中南去桄榔暗,吉水西风橘柚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虔州南方的桄榔树下,西风吹过吉水,带来了橘柚的香气,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伤感,象征着离别的氛围。
最后,“呜咽相逢重赋别,云山渺渺路苍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际的不舍与哀愁。云雾缭绕的山峦,苍茫的道路,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苦难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的悲苦与无奈。
高高崧山松,亭亭泰山柏。
历历冯生人,谁为浮丘伯。
烹鱼臇肥炙,美酒何所惜。
出门辞乙雀,矫掌长安陌。
两京隔千里,层城高百尺。
金匮出玉书,文谟布方策。
击筑和酒人,探丸追借客。
磊砢放情愿,敖游忘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