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崧山松,亭亭泰山柏。
历历冯生人,谁为浮丘伯。
烹鱼臇肥炙,美酒何所惜。
出门辞乙雀,矫掌长安陌。
两京隔千里,层城高百尺。
金匮出玉书,文谟布方策。
击筑和酒人,探丸追借客。
磊砢放情愿,敖游忘南北。
高高崧山松,亭亭泰山柏。
历历冯生人,谁为浮丘伯。
烹鱼臇肥炙,美酒何所惜。
出门辞乙雀,矫掌长安陌。
两京隔千里,层城高百尺。
金匮出玉书,文谟布方策。
击筑和酒人,探丸追借客。
磊砢放情愿,敖游忘南北。
这首诗以嵩山之松、泰山之柏起兴,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崇高的人格。接着,诗人通过“冯生人”与“浮丘伯”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诗中描绘了宴饮的场景,以“烹鱼臇肥炙,美酒何所惜”展现豪迈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权贵的讽刺。
“出门辞乙雀,矫掌长安陌”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离别家园,踏上征途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接下来,“两京隔千里,层城高百尺”则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以及主人公面对遥远目标时的孤独与坚定。
“金匮出玉书,文谟布方策”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尊崇,以及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性。最后,“击筑和酒人,探丸追借客”描绘了聚会的热闹场面,同时暗含了对社会上各种人物的观察与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友情、政治智慧以及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