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烧荒村晚,苍山古戌平。
隔林微觉断,入水自然明。
苦雾光难灭,空原响渐生。
阴厓开月晦,衰陇减秋声。
暖逼龙蛇蛰,寒催雨雪晴。
夕烽馀百战,曙鸟起三更。
鬼火枯桑出,渔灯细杵鸣。
草根收坠露,云外掩孤城。
绝塞衣偏冷,飘蓬客易惊。
柴门倚牛斗,河汉浩纵横。
野烧荒村晚,苍山古戌平。
隔林微觉断,入水自然明。
苦雾光难灭,空原响渐生。
阴厓开月晦,衰陇减秋声。
暖逼龙蛇蛰,寒催雨雪晴。
夕烽馀百战,曙鸟起三更。
鬼火枯桑出,渔灯细杵鸣。
草根收坠露,云外掩孤城。
绝塞衣偏冷,飘蓬客易惊。
柴门倚牛斗,河汉浩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野外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静谧。
首联“野烧荒村晚,苍山古戌平”,以“野烧”和“荒村”勾勒出一片荒凉之景,傍晚时分,野外的火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和古老的戍堡,给人一种苍茫而宁静的感觉。
颔联“隔林微觉断,入水自然明”,进一步描绘了火光穿过树林,映照在水面上的情景,微弱的光线在林间穿行,进入水中则显得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氛围。
颈联“苦雾光难灭,空原响渐生”,描述了雾气中火光难以完全熄灭,空旷的原野上逐渐传来各种声响,雾与光的交织,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尾联“阴厓开月晦,衰陇减秋声”,将视角转向夜晚,阴暗的山崖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秋天的声音在衰败的田陇上渐渐消散,展现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秋夜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野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凌雾朝阊阖,落日返清川。
簪组方暂解,临水一翛然。
昆弟忻来集,童稚满眼前。
适意在无事,携手望秋田。
南岭横爽气,高林绕遥阡。
野庐不锄理,翳翳起荒烟。
名秩斯逾分,廉退愧不全。
已想平门路,晨骑复言旋。
圆天方地局,二十四气子。
刘生绝艺难对曹,客为歌其能,请从中央起。
中央转斗破欲阑,零落势背谁能弹。
此中举一得六七,旋风忽散霹雳疾。
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
不见短兵反掌收已尽,唯有猛士守四方。
四方又何难,横击且缘边。
岂如昆明与碣石,一箭飞中隔远天。
神安志惬动十全,满堂惊视谁得然。
霭霭高馆暮,开轩涤烦襟。
不知湘雨来,潇洒在幽林。
炎月得凉夜,芳樽谁与斟。
故人南北居,累月间徽音。
人生无闲日,欢会当在今。
反侧候天旦,层城苦沈沈。
空蒙不自定,况值暄风度。
旧赏逐流年,新愁忽盈素。
才萦下苑曲,稍满东城路。
人意有悲欢,时芳独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