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矗空起,幽藏祇树林。
传衣一席地,面壁九年心。
我欲参方丈,微言不可寻。
茅庵栖隐处,南望白云深。
少室矗空起,幽藏祇树林。
传衣一席地,面壁九年心。
我欲参方丈,微言不可寻。
茅庵栖隐处,南望白云深。
这首清代诗人张岳龄的《少林寺》描绘了少室山上的禅宗圣地——少林寺的景象。首句“少室矗空起”展现了少林寺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壮观,"幽藏祇树林"则烘托出寺庙环境的静谧与深远。接下来的两句“传衣一席地,面壁九年心”,借用了佛教禅宗的故事,描述了僧人修行的简朴和专注,暗示了深厚的禅修传统。
诗人表达自己想要亲身体验禅修生活的心愿,“我欲参方丈,微言不可寻”,表达了对佛法深奥哲理的向往,却又感叹难以完全领悟。最后两句“茅庵栖隐处,南望白云深”,以自然景色收尾,寓含出世隐居之意,也反映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红尘的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少林寺的环境和禅修氛围,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悟,展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修行的敬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