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佛有青莲眼,西番花有青莲产。
朱丝作蔓碧玉英,缭绕疏篱意何限。
世间只尚紫与黄,此花无色能久长。
百花香者争高价,此花不售自开谢。
唯有幽人最惬怀,竟日盘桓倚僧舍。
西方佛有青莲眼,西番花有青莲产。
朱丝作蔓碧玉英,缭绕疏篱意何限。
世间只尚紫与黄,此花无色能久长。
百花香者争高价,此花不售自开谢。
唯有幽人最惬怀,竟日盘桓倚僧舍。
这首诗以“集长寿禅林咏西番莲花歌”为题,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对西番莲花的独特情感与赞美。
首先,诗人将西番莲花比作西方佛的青莲眼和西番花的青莲产,赋予其神圣与自然的双重象征意义。接着,通过“朱丝作蔓碧玉英,缭绕疏篱意何限”的描述,展现了莲花生长的姿态与环境的和谐之美,以及其蕴含的无限意境。
随后,诗人指出世人多崇尚紫色与黄色花卉,而忽视了西番莲花的独特价值。他强调,尽管西番莲花不以颜色吸引人,却能长久地绽放,与百花争艳的高价形成对比,展现出其内在的品质与持久的生命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西番莲花的喜爱之情,称其为“幽人”(隐士)的最爱,能够与之相伴终日,倚靠在僧舍中,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西番莲花的细腻描绘与独特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峻阪车能行,颠仆或平陆。
沧海舟能通,倾覆在浅渎。
前鉴诚非遥,历历骇心目。
展骥与割鸡,虚声莫驰逐。
星星火燎原,涓涓流盈谷。
弹琴不下堂,敢云治已肃。
百里风烟赊,千家耳目属。
置水可投书,削木可为牍。
片言勿轻弃,细事亦详鞫。
即小以寓大,慎哉为民牧。
从来举大事,要欲众志定。
小利亦何庆,小失亦何病。
阿逆之初叛,众论已纷竞。
统勋督陕甘,储需任所胜。
欲弃巴里坤,是殆乱军令。
治罪易廷桂,并令随军进。
五年大功成,释罪重从政。
赏罚寓经权顺应自取听。
十馀年黄阁,总兼部务仍。
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刚劲。
进者无私感,退者安其命。
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