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通判同年挽词·其一》
《郑通判同年挽词·其一》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人物吾乡行秘书,功名末路坐题舆。

只教副墨传蛮徼,不得雌黄到石渠。

临事孰如仁者勇,著书犹是道之馀。

推尊文行铭辞好,无愧当年叹起予。

(0)
鉴赏

这首挽词《郑通判同年挽词(其一)》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通过对郑通判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首联“人物吾乡行秘书,功名末路坐题舆。”开篇即点明郑通判在家乡的名声与地位,以及他仕途生涯的最终归宿。这里“秘书”既指地方官职,也暗含其学问渊博之意,“题舆”则借指其官位,形象地描绘了郑通判在地方上的重要角色。

颔联“只教副墨传蛮徼,不得雌黄到石渠。”进一步揭示郑通判在政务处理上的风格与原则。通过“副墨”与“雌黄”这两个词语,分别强调了他在政务执行中的严谨与公正,以及对权力运用的谨慎态度。其中,“蛮徼”指边远之地,暗示其政务范围之广;“石渠”则为朝廷官署,对比之下更显其坚守本分、不越权行事的高尚品质。

颈联“临事孰如仁者勇,著书犹是道之馀。”转而赞颂郑通判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此联以“仁者勇”形容其面对事务时的果敢与智慧,同时指出其著书立说,皆源于对道义的追求与传承,体现了其不仅在政事上有所建树,更在精神层面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尾联“推尊文行铭辞好,无愧当年叹起予。”是对郑通判一生成就的总结与肯定。通过“文行”二字,赞扬其在文学与行为上的卓越表现,而“铭辞好”则表明其留下的文字作品深受后人推崇。最后,“无愧当年叹起予”表达了对郑通判生前德行与贡献的高度认可,以及对其逝世的深切惋惜之情。

综观全诗,许及之以深情的笔触,不仅缅怀了郑通判的生平事迹,更对其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与怀念。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鹊桥仙.七夕

庭槐悭绿,墙蕉赠瘦,鸠妇楼头相语。

旱天尤觉日如年,苦盼到、蟾明秋宇。

瓶中佳卉,盘中佳果,今夕双星欢聚。

天孙毕竟有慈肠,下一阵、潇潇凉雨。

(0)

蝶恋花.送春

镇日闻愁知几许。庭际飞红,犹湿前宵雨。

道送春归归底处。天涯芳草迢迢路。

樽酒殷勤春解语。明岁重来,莫怅留难住。

双燕呢喃天欲暮。惜香也解衔花去。

(0)

鹧鸪天

曾共山游复水嬉。旧同携处耐人思。

沧波一客愁空阔,不信秋来不费词。

鸥梦渺,雁书迟。而今已是菊花期。

却看素影聪明甚,可向西风忆别离。

(0)

减字木兰花.寄巧先二阕·其一

人生斯世。真个蜉蝣天地寄。案有琴书。

秋月春花且自娱。炎凉瞬息。珍重芳年须护惜。

几见多情。莫太分明过此生。

(0)

百字令.和啸牧七夕韵

絮言瓜果,正人间、儿女祝双星渡。

缘底聘钱偿未有,分在河东西住。

帝子风流,仙郎眷注,此事安调处。

翩兮骑凤,者回虽别仍聚。

为问洞府千年,桃开几度,瞬隔红尘古。

一岁一番来一会,会也组成愁绪。

织固无心,耕难合耦,那得华容驻。

洞房花烛,愿公头白重遇。

(0)

玉楼春

亭皋一雨成秋树。目送芳年随水去。

相思一夜梦南云,绕遍天涯多少路。

缣机尘黯鸳鸯杼。妾意匏瓜悲独处。

向来祇恨不曾闲,今日方知闲更苦。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