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团团月欲生,山河形影两分明。
举杯谁得千年在,浮海聊为一叶行。
照水野花迷蝶梦,倚风修竹听蝉声。
沧浪清浊无人辨,濯足歌残又濯缨。
江上团团月欲生,山河形影两分明。
举杯谁得千年在,浮海聊为一叶行。
照水野花迷蝶梦,倚风修竹听蝉声。
沧浪清浊无人辨,濯足歌残又濯缨。
此诗《与诸子游罗浮》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览罗浮山的情景,以月夜山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江上团团月欲生”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即将升起的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月亮正从江面缓缓升起。接着“山河形影两分明”,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山河清晰可见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自然之美。
“举杯谁得千年在,浮海聊为一叶行”两句,借饮酒和航海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便能活过千年也难以把握,不如像小舟一样随波逐流,享受当下的自由与乐趣。
“照水野花迷蝶梦,倚风修竹听蝉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野花映照水面,吸引着蝴蝶翩翩起舞;微风吹拂,竹林中蝉鸣声声,构成了一曲自然界的和谐乐章。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沧浪清浊无人辨,濯足歌残又濯缨”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慨,以及面对复杂世界时保持自我清洁、坚持自我价值的决心。诗人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会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纯净和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品格的坚守,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钗亸嫌金重,衣曳喜绡疏。樱桃花罢杏花初。
绿窗小小,裁得素纱糊。
夕阳妆台晚,谁使蝉翼蓬松,却懒重梳。
看他寻蝶香径,更问锦鸡雏。从朝颠傻昼将晡。
向来娇态,长是倩人扶。
格外堪怜处,灵心一点,瞒人扇上临书。
听今宵疏雨,也算做、一年元夕。
旧事流波,一往如何觅。香街马迹。
记常年灯市,鞭丝帽影,有许多相识。
阑珊灯火梅精立。
雅淡衣裳,轻盈姿格,人月同时一色。
便旁人也道,此是秦虢。萍踪顿隔。怕旧时李益。
昔日君平,无人怜惜。
檐前点点滴滴,似替人流泪,学人悽恻。
拚此去、花朝寒食。
都只向、雨雨风风,趖尽春光九十。
红篝拥、夜寒侧侧。拟此情、并春柑传与,何由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