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亸嫌金重,衣曳喜绡疏。樱桃花罢杏花初。
绿窗小小,裁得素纱糊。
夕阳妆台晚,谁使蝉翼蓬松,却懒重梳。
看他寻蝶香径,更问锦鸡雏。从朝颠傻昼将晡。
向来娇态,长是倩人扶。
格外堪怜处,灵心一点,瞒人扇上临书。
钗亸嫌金重,衣曳喜绡疏。樱桃花罢杏花初。
绿窗小小,裁得素纱糊。
夕阳妆台晚,谁使蝉翼蓬松,却懒重梳。
看他寻蝶香径,更问锦鸡雏。从朝颠傻昼将晡。
向来娇态,长是倩人扶。
格外堪怜处,灵心一点,瞒人扇上临书。
这首《满路花·戏赠》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悠闲与慵懒,以及她与自然界的互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轻盈衣物的喜爱、对樱花与杏花交替盛开的欣赏,以及对夕阳下妆台的留恋。
“钗亸嫌金重,衣曳喜绡疏。”开篇即以女子对轻便衣物的喜好,展现出其对自由与轻松生活的向往。金钗的沉重与轻薄丝绸的愉悦形成对比,体现了女子对舒适与自在的追求。
“樱桃花罢杏花初。绿窗小小,裁得素纱糊。”描绘了季节更迭中,樱花凋谢,杏花初放的景象。女子在小小的绿窗前,裁剪着素纱,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准备着,或是为自己编织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未来。
“夕阳妆台晚,谁使蝉翼蓬松,却懒重梳。”夕阳西下,妆台前的女子显得慵懒,她的头发蓬松,似乎懒得再次梳理。这一场景既表现了女子的闲适与随性,也暗示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看他寻蝶香径,更问锦鸡雏。”女子的目光转向了室外,关注着蝴蝶在花间飞舞的轨迹,以及小鸡们的活泼身影。这不仅展现了她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纯真与对生命的热爱。
“从朝颠傻昼将晡。向来娇态,长是倩人扶。”从清晨到傍晚,女子的娇态始终如一,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扶持。这既是对她依赖性的描绘,也是对其娇弱姿态的刻画,流露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娇羞的气质。
“格外堪怜处,灵心一点,瞒人扇上临书。”最后,诗人点明了女子最让人怜爱之处——她那聪明而细腻的心思,仿佛隐藏在扇子上的文字之中,透露出她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整体而言,《满路花·戏赠》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清代女子的生活情趣、审美追求以及对自然的亲近,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忆昔见公兮,季原之堂。兄弟怡怡兮,清约是将。
蔼子姓之弦歌兮,头角昂昂。
来者起敬兮,知德义之日昌。
造化无情兮,慨有季之先亡。
气象少异兮,灯火凄凉。
幸二子之自奋兮,视前有光。
何禄养之不久兮,遽惊风木之伤。
痛日月之未改兮,已变故常。
以公之刚介兮,岂北面于缁黄。
我知公之心兮,萦不足以挽其恨之长。
东风作恶兮雪絮正狂,黄垆晓启兮松楸苍苍。
劳生兮永佚,世事兮茫茫。
交之道兮日落,老有泪兮滂滂。
秋光未为老,老桂开墙隈。
虽与春风背,依吐心未灰。
香浮玉宇远,体破金粟微。
诗翁被花恼,深夜灯重吹。
今朝恰重九,更泻茱萸卮。
霜螯未堪把,菊蕊青满畦。
景物自冉冉,气候犹迟迟。
对花莫冷淡,行乐姑随时。
清欢既易遇,不饮复何为。
兄弟琴瑟合,子侄鸿雁随。
月明人影散,泚笔赓新诗。
诗力籋天马,不可衔勒羁。
诗坛峻极谢推毂,莫学檀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