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道观的壮丽景象和深远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与神秘力量的崇拜。首句“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以芝草、廛花比喻环境的祥瑞与宁静,而“蓬阙”则形容道观的宏伟气势。
接着,“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中,“碧坛”可能指道观中的祭坛或某个特定地点,以碧绿色彩著称;“清桂”表明这里的桂树清新而不失其芬芳;“丹洞”则是道观中的一处神秘之所,常与道教修炼有关;“肃松枢”形容松树的庄严和坚定。
第三句“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中的“玉笈”可能是一种由玉石制成的文具,而“三山记”则指对三座神山的记录或传说;“金箱五岳图”则是用金饰之箱盛放着描绘五大名山(即华山、衡山、嵩山、泰山和恒山)的图画。
最后,“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中,“苍虬”通常指龙,但在此处可能是比喻难以企及的高远目标;“空望白云衢”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无法触及之物的无尽向往与追求,通过望着白云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道教元素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河倾月向西,九陌鼓声齐。
尘静霜华远,烟生曙色低。
禁门人已度,宫树鸟犹栖。
疏懒劳相问,登山有旧梯。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
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
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
日日思朝位,偷闲城外行。
唯求采药者,不道在官名。
好异嫌山浅,寻幽喜径生。
病来文字拙,不要把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