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鞚罢驾茅龙,不用仙人九节筇。
此去关河分两界,当前霄汉插三峰。
平临极北星辰动,頫瞰终南雪霰封。
差喜此邦无佩犊,好禳旱魃事春农。
青牛鞚罢驾茅龙,不用仙人九节筇。
此去关河分两界,当前霄汉插三峰。
平临极北星辰动,頫瞰终南雪霰封。
差喜此邦无佩犊,好禳旱魃事春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潼关前往华阴西岳庙的旅程,以青牛驾车和不用仙人杖为开篇,展现出一种神秘而轻松的气氛。"关河分两界"暗示了地理的转换,"霄汉插三峰"则形容山势高峻,如同插入云霄。诗人抬头仰望,星星在北方闪烁,终南山被冰雪覆盖,显示出冬季的景象。
"差喜此邦无佩犊"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没有牛群佩戴铃铛的欣慰,这可能意味着环境宁静,适宜农耕。最后一句"好禳旱魃事春农"表达了对消除旱灾、保障农业生产顺利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和农业的传统儒家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社会和谐与丰收的期盼。
斯文元祐间,一代人物好。
我生嗟已后,不及见此老。
朅来东坡上,雪堂亚荒草。
此州三家村,大江流浩浩。
四海矜重名,六丁护残藁。
伤心逐客令,失脚空山道。
昔为魑魅憎,今作神明祷。
小桥行吟处,风叶付谁扫。
来为人所爱,去为人所思。
君看文与高,慈惠蜀之师。
至今窟中像,凛凛建立时。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乡祠。
蜀人爱二公,远与千载期。
其间几灰劫,付与一炬吹。
保此岁峥嵘,不动山四维。
东家好邻里,岂任恶少窥。
祠前二古柏,外乾中不萎。
勿作剪伐想,恐是神明遗。
可怜墙壁间,峨冠剑拄颐。
烈士不平气,好在淮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