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涂并江沙,我行颇寂寥。
登高望西南,群山如涌潮。
崩腾势相排,又如群马骄。
磕山乃孤峙,坐受群山朝。
云斜复烟横,助尔干碧霄。
虚气信所聚,神物不汝遥。
有龙窟其趾,贝珠丽宫醮。
丰凶执其柄,祷襘走黎苗。
胡为今兹旱,不能泽枯焦。
史巫岁纷若,无乃徒嚣嚣。
奔驰吾得辞,未救民腹枵。
问龙当厚颜,深池卧逍遥。
长涂并江沙,我行颇寂寥。
登高望西南,群山如涌潮。
崩腾势相排,又如群马骄。
磕山乃孤峙,坐受群山朝。
云斜复烟横,助尔干碧霄。
虚气信所聚,神物不汝遥。
有龙窟其趾,贝珠丽宫醮。
丰凶执其柄,祷襘走黎苗。
胡为今兹旱,不能泽枯焦。
史巫岁纷若,无乃徒嚣嚣。
奔驰吾得辞,未救民腹枵。
问龙当厚颜,深池卧逍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造在长途跋涉中,面对长江边的沙滩,感到孤独寂寥。他登高远眺西南方向,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如同潮水般奔腾而来,气势磅礴。山峰仿佛在互相争斗,又像群马奔腾,显示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动态。其中,磕山独立挺拔,犹如众山之王,接受着群山的朝拜。
天空中的云彩和烟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似乎在助阵山川直冲云霄。诗人感慨自然之力的凝聚,认为神灵并非遥不可及。他联想到山脚下可能隐藏着龙穴,珍宝般的贝珠点缀其间,象征着丰饶与神秘力量。然而,面对当前的旱灾,这些神力未能带来雨水滋润干涸的土地。
当地的史官和巫师忙于祈求降雨,但似乎并未带来实质的改变,人们生活困苦。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解决旱情,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挨饿。他决定厚着脸皮去质问龙,希望能在深池中找到答案,寻求解脱旱情的逍遥之道。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无奈与期待。
亭亭空外云,蔼蔼云中山。
云山苍茫自今古,江湖游人时往还。
黄金台前杨柳枯,奚奴青丝提玉壶。
挽君征骖酌君酒,握手目送飞鸿孤。
花光三昧传者少,山翁老去谁同调。
一命常怀拯溺心,十全每奏回生效。
长安车马日逢迎,五侯七贵皆知名。
拂衣东去不返顾,何异黄鹄摩空征。
舞雩坛前春信早,园亭尽说君家好。
肩舆何日径敲门,坐咏云山藉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