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寻固已污,索价则已欺。
人生功名念,舒卷自一时。
荣辱取所适,穷达非敢知。
及物傥在道,卑官亦可为。
咄咄厌矮屋,心无一日嬉。
还应乘田翁,笑汝太矜持。
枉寻固已污,索价则已欺。
人生功名念,舒卷自一时。
荣辱取所适,穷达非敢知。
及物傥在道,卑官亦可为。
咄咄厌矮屋,心无一日嬉。
还应乘田翁,笑汝太矜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感事十诗上李侍郎(其九)》,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首句“枉寻固已污,索价则已欺”揭示了对追求虚名的不屑和对虚假价值的揭露,认为这种行为既玷污了自己,又欺骗了他人。接下来,“人生功名念,舒卷自一时”表明诗人认为人们对功名的态度应随心境变化,不必过于执着。
“荣辱取所适,穷达非敢知”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不以荣辱穷达为意,只求顺应自然。他进一步强调,只要做事合乎道义,即使是地位不高,也能心安理得。“咄咄厌矮屋,心无一日嬉”表达了诗人对庸俗生活的厌倦,即使身处简陋,也绝不轻浮度日。
最后两句“还应乘田翁,笑汝太矜持”以农夫自比,表达出诗人愿意回归质朴生活,笑对世态炎凉,不愿过于拘泥于世俗的矜持。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的品格。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
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
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
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
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
连天广衢走,拂日长檐耸。
区区射声利,浩浩奔蹄踵。
趋营众所便,冒涉吾久恐。
缅想山水宅,环观松桧拱。
属耳天籁乐,脱身人事冗。
幽閒味虽薄,放荡愚所勇。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詾。
扬扬敛臣贵,烨烨兵官宠。
谅知草茅微,无补社稷重。
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
尚或此心谐,岂云吾道壅。
东流抱孤城,雨洗见春色。
风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
莫尽溪漫漫,波澜散无迹。
遥林缺见山,冉冉苍蔼积。
沙禽有遗踪,文字不可识。
青松对桃李,桃红李花白。
红白势方竞,青青守岩侧。
君意无不谐,研谈欲俱得。
赋诗多所陈,炳若观龟坼。
城东不待到,众物已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