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一角天西路,乱霞中有人倚。
才别焰摩宫,带二分虹气。玉颜春半醉。
怕病酒、年华似水。叠叠红罗,销魂画出,南唐亭子。
低唱暗香词,妆楼远、曾向花前弹泪。
吹瘦十年箫,甚东风如此。山扉和梦闭。
更无奈、翠禽啼起。要坚忍,今夜春寒,话绛仙身世。
阑干一角天西路,乱霞中有人倚。
才别焰摩宫,带二分虹气。玉颜春半醉。
怕病酒、年华似水。叠叠红罗,销魂画出,南唐亭子。
低唱暗香词,妆楼远、曾向花前弹泪。
吹瘦十年箫,甚东风如此。山扉和梦闭。
更无奈、翠禽啼起。要坚忍,今夜春寒,话绛仙身世。
这首诗名为《徵招·红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诗人以阑干、天路、乱霞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在那遥远的天之西角,一位佳人倚靠阑干,身影被晚霞映照,仿佛带着几分仙气。她的容颜如玉,似在春意中微醺,却又因岁月匆匆而感伤,如同流水般的年华。
诗人进一步通过“叠叠红罗”和“南唐亭子”的描绘,展现出女子的娇艳与哀愁,以及她曾在此处弹奏暗香词,寄托着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的流露。接着,提及了她在妆楼上对着远方的花朵流泪,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伤。
随着东风的吹拂,十年的时光似乎在箫声中消瘦,诗人感叹东风无情,使得女子更加孤独。山扉紧闭,连翠禽的啼鸣都成为一种无法承受的触动。最后,诗人鼓励女子要坚韧,面对春寒,讲述自己如绛仙般的传奇身世,充满了悲壮与坚韧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红梅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的沧桑,具有浓厚的文学感染力。
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时。
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
夜钟清万户,曙漏拂千旗。
并向殊庭谒,俱承别馆追。
斗城怜旧路,涡水惜归期。
峰树还相伴,江云更对垂。
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
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
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
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
莫知何路去追攀,空想人间出世间。
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禅中不住方为定,说处无生始是闲。
珍重希音远相寄,乱峰西望叠孱颜。
青泉碧树夏风凉,紫蕨红粳午爨香。
应笑晨持一盂苦,腥膻市里叫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