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吴舍人·其一》
《留别吴舍人·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舍人书札五云开,应笑风尘减吏才。

池上凤凰今不见,何因得下郡城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留别吴舍人》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官场的感慨。

首句“舍人书札五云开”,以“五云”象征美好的信件,形象地描绘了吴舍人寄来的书信如同五彩祥云般令人欣喜,透露出诗人对收到友人书信的期待与喜悦之情。

次句“应笑风尘减吏才”,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与自嘲。在繁忙的政务和世俗的尘埃中,自己的才华似乎有所削减,暗含对官场束缚的不满与自我反思。

第三句“池上凤凰今不见”,运用了“凤凰”这一传统意象,象征着高洁、才华横溢之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失落感。昔日池边的凤凰如今已不见踪影,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最后一句“何因得下郡城来”,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官场,回到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愿望。他问自己为何不能像过去一样,回到郡城享受宁静与自由,流露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曲池洁寒流

闲寻欹岸步,因向曲池看。

透底何澄彻,回流乍屈盘。

稍随高树古,迥与远天寒。

月入镜华转,星临珠影攒。

纤鳞时蔽石,转吹或生澜。

愿假涓微效,来濡拙笔端。

(0)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一

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

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

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

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

谁能去京洛,憔悴对风尘。

(0)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五

东入黄河水,茫茫汎纡直。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0)

哭韩将军

将军不复见仪形,笑语随风入杳冥。

战马旧骑嘶引葬,歌姬新嫁哭辞灵。

功勋客问求为志,服玩僧收与转经。

寂寞一家春色里,百花开落满山庭。

(0)

寄任山人

天阶崇黼黻,世路有趋竞。

独抱中孚爻,谁知苦寒咏。

行潦难朝海,散材空遇圣。

岂无鸣凤时,其如问津命。

所思青山郭,再梦绿萝径。

林泉春可游,羡尔得其性。

(0)

送李协律还东京

芳草忽无色,王孙复入关。

长河侵驿道,匹马傍云山。

愁见离居久,萤飞秋月闲。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