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风光图。"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两句,从总体上勾勒出春天南方山阳下村庄的宁静美丽,春意盎然,桑树长势良好,穿过村落的小丘。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中,“袅袅”形容柳丝轻柔摇曳,“点点”则是细雨滴落的生动写法,这两句捕捉了春日里柳树随风舞动和微雨绵绵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淡雅静谧的氛围。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一段,以“蓑”字形容牧童悠扬的歌声,“篱”则指村庄中的竹篱,通过牧童和少女在篱笆间的互动,展现了乡间的纯朴与年轻人的活力。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两句,则描写了一场春雨过后,行人衣服因潮湿而解开,村庄中的主人热情地款待路过的客人,送上鸡肉和谷物。这里既表现了乡间的人情味,也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春日里南方村庄的美好景象与人文风情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
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
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
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
往年仗一剑,由是佐二庭。
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
世人犹未知,天子愿相见。
朝从青莲宇,暮入白虎殿。
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
说法开藏经,论边穷阵图。
忘机厌尘喧,浪迹向江海。
思师石可访,惠远峰犹在。
今旦飞锡去,何时持钵还。
湖烟冷吴门,淮月衔楚山。
一身如浮云,万里过江水。
相思眇天末,南望无穷已。
羽客笙歌此地违,离筵数处白云飞。
蓬莱阙下长相忆,桐柏山头去不归。
清香无以敌寒梅,可爱他乡独看来。
为忆故溪千万树,几年辜负雪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