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荒始作相,大业美开元。
千载曲江后,谁与并腾骞。
丈人初养晦,家学浚其源。
地灵若有待,岳降可同论。
传经念手泽,贻翼永不谖。
郡国徵高等,天路缀鹓鸾。
人伦推藻镜,结纫总芳荪。
披忠饶启事,时时上帝阍。
之子在万里,寤寐怀乡园。
显亲重行道,勋烈照乾坤。
南荒始作相,大业美开元。
千载曲江后,谁与并腾骞。
丈人初养晦,家学浚其源。
地灵若有待,岳降可同论。
传经念手泽,贻翼永不谖。
郡国徵高等,天路缀鹓鸾。
人伦推藻镜,结纫总芳荪。
披忠饶启事,时时上帝阍。
之子在万里,寤寐怀乡园。
显亲重行道,勋烈照乾坤。
此诗《正学发潜卷为韶州李封君作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李封君的赞颂,展现了其在政治、学术、道德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首句“南荒始作相,大业美开元”,开篇即以“南荒”点出李封君的官职,暗示其在偏远之地亦能施展才华,开创大业,如同开元盛世之美誉。接着“千载曲江后,谁与并腾骞”一句,将李封君与历史上的名相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
“丈人初养晦,家学浚其源”,赞扬李封君在早期隐居时,深研学问,汲取家族的深厚学识,奠定其日后成就的基础。“地灵若有待,岳降可同论”则进一步描绘了李封君的才华与品德,如同大地之灵等待着他的出现,岳降之神也愿意与他一同讨论。
“传经念手泽,贻翼永不谖”表明李封君不仅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注重传承和教育,其言传身教如同手泽,影响深远。“郡国徵高等,天路缀鹓鸾”描述了李封君在政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如同鹓鸾般高飞于天际,受到各地的征召和尊敬。
“人伦推藻镜,结纫总芳荪”赞美李封君在道德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卓越表现,如同镜子映照出美好的人伦关系,结交的朋友皆是芳草般的君子。“披忠饶启事,时时上帝阍”则表达了对李封君忠诚和智慧的认可,他随时准备向天帝(象征最高权力)提出有益的建议。
最后,“之子在万里,寤寐怀乡园”描绘了李封君虽身处远方,但心中始终挂念家乡的情景。“显亲重行道,勋烈照乾坤”总结了李封君不仅为家族带来了荣耀,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功勋和德行如同日月星辰,照亮天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高度的赞誉,全面展现了李封君在政治、学术、道德等多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对国家、家族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携家松底酹虾蟆,椒荔豚肩荐菊芽。
吾父洲中无橘树,与兄庭下有荆花。
和羹莫遂笺边让,破帽无能落孟嘉。
衰老伤怀泪痕冷,年来须鬓白多些。
指点縠江水,遥认作琼醅。
介公眉寿,年年倾入紫霞杯。
寿与江流无尽,人在壶天不老,谈笑领春回。
昨夜瞻南极,列宿拱中台。补天工,取日手,济时材。
不应勇退,归来绿野宴瑶台。
天要先生调燮,人要先生休养,虚左待重来。
再捧长生箓,依旧面三槐。
风中雾屦拂银湾,满贮烟霞洞府宽。
物外山供情宛转,吟边海让思瀰漫。
岫云影压龙湫暝,涧瀑声吹鹤梦寒。
唤醒海棠花畔约,不堪饶舌有丰干。
一霎浮云,都掩尽、日无光色。
遥望处、浮图对峙,梵王新阙。
燕子自飞关北外,杨花闲度楼西侧。
慨金鞍、玉勒早朝人,经年歇。昭君去,空愁绝。
文姬去,难言说。想琵琶哀怨,泪流成血。
蝴蝶梦中千种恨,杜鹃声里三更月。
最无情、鸿雁自南飞,音书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