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从东来,忽忽自兹住。
我行复何往,依依未旋去。
山不招我涉,水不招我渡。
纵无田可耕,岂不如行路?
南海其曷望,北关且回顾。
海国荒稻粱,关榆积霜露。
我行从东来,忽忽自兹住。
我行复何往,依依未旋去。
山不招我涉,水不招我渡。
纵无田可耕,岂不如行路?
南海其曷望,北关且回顾。
海国荒稻粱,关榆积霜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以“我行从东来,忽忽自兹住”开篇,表达了诗人行进的方向和暂时停留的状态,充满了旅途的不确定性。接着,“我行复何往,依依未旋去”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不舍,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去向,但又难以决断,表现出一种深深的留恋与彷徨。
“山不招我涉,水不招我渡”,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暗示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山与水虽静默无言,却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可言喻的深意,让诗人更加难以抉择。而“纵无田可耕,岂不如行路?”则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即使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也必须继续前行,这种态度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最后,“南海其曷望,北关且回顾”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远的地方,既有对遥远南方的向往,也有对北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海国荒稻粱,关榆积霜露”则以具体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