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逼炎酷,躯壳岂坚金?
渐觉喘息苦,纡促难为吟。
里居忆曩昔,荻柳沧江浔。
平绿散蛙语,高凉怡蝉音。
葛巾弄横笛,焉有尘氛侵?
性命试道路,来去知何心。
山城四千里,海雁杳且沈。
遥遥望前路,得归愁转深。
三日逼炎酷,躯壳岂坚金?
渐觉喘息苦,纡促难为吟。
里居忆曩昔,荻柳沧江浔。
平绿散蛙语,高凉怡蝉音。
葛巾弄横笛,焉有尘氛侵?
性命试道路,来去知何心。
山城四千里,海雁杳且沈。
遥遥望前路,得归愁转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炎夏酷热时的身心感受,以及对往昔宁静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首句“三日逼炎酷”直接点明了夏日的炎热,仿佛让人能感受到那炙热的气息。接着,“躯壳岂坚金?”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在如此酷热中身体的脆弱感。
“渐觉喘息苦,纡促难为吟。”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在高温下呼吸的困难和心情的压抑,难以抒发情感。接下来的回忆部分,“里居忆曩昔,荻柳沧江浔。平绿散蛙语,高凉怡蝉音。”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怀念起往日的清凉与宁静,那时的江边,绿意盎然,蛙声蝉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葛巾弄横笛,焉有尘氛侵?”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过去的生活状态,穿着葛巾,吹着横笛,远离尘嚣,自由自在。这种生活状态与当前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性命试道路,来去知何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感。他似乎在探索生命的真谛,但又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内心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最后,“山城四千里,海雁杳且沈。遥遥望前路,得归愁转深。”诗人身处遥远的山城,海上的大雁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远方的道路显得更加遥远和令人担忧。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也是对心灵深处的探索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