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银缕细,沈水玉壶香。
后院通韦曲,前除接建章。
名姝三百辈,月底诵灵光。
博山银缕细,沈水玉壶香。
后院通韦曲,前除接建章。
名姝三百辈,月底诵灵光。
这首诗描绘了精致的生活场景与华美的氛围。首句“博山银缕细,沈水玉壶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博山炉中银丝缕缕,散发出沉香的浓郁香气,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清幽的环境。接着,“后院通韦曲,前除接建章”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展现了宽阔的视野和宏伟的建筑布局,仿佛置身于古代皇家园林之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名姝三百辈,月底诵灵光”则将视角转向人物,暗示着众多美丽女子在月光下吟诵诗歌,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女性在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和贡献。整首诗通过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独特审美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仙人采玉驱雄龙,列山剖璞青腔空。
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
仙归龙去草树长,蔽翳不复人踪通。
指疆买墅下峰下,洗斸务欲险怪穷。
蛇鳞鹿迹尚莫到,安问樵老诸牛童。
古今未得君独得,万景付与由天公。
何当归来敛头角,任从宝气生白虹。
阴溪浅水菖蒲绿,下有虾蟆双眼红。
及时佐酒斫两股,勿使更入明月中。
子厚论钟乳,要若鹅翎筒。
安取啖枣栗,谓相出山东。
所产有所美,慎勿凭村僮。
公问我饵药,石臼将使砻。
我饵乃藤根,得方非仓公。
曾闻李习之,其品今颇同。
此物俗为贱,不入贵品中。
吾妻希孟光,自舂供梁鸿。
荏苒岁月久,颜丹听益聪。
虽能气血盛,不疗贫病攻。
何如面黧黑,腰金明光宫。
亦莫如学钓,缗钩悬香藭。
但知烟水乐,宁计身瘠丰。
我生无快意,岂异抱笃癃。
公乎忽我求,略辨雌与雄。
雄赤而雌白,由来不同功。
沙合固切似,朋好殊未穷。
长年苟不遇,笑杀渭上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