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生早年甚心苦,自云耻与诸生伍。
读书不免四壁空,世乱还须用吾武。
拓戟开弓筋力强,一闻杀贼心飞扬。
无官不得骑官马,搴旗走下千仞冈。
玉笥山前水流血,白日不回大刀折。
胜败明知不可期,庐陵要使多忠节。
我来哭君泪满衣,君母老大君儿痴。
扬旂挝鼓徒旅去,孤云落日精魂归。
丈夫树勋当许国,一死如君独悽恻。
君不见武昌兵八千,尽向淮南看明月。
胡生早年甚心苦,自云耻与诸生伍。
读书不免四壁空,世乱还须用吾武。
拓戟开弓筋力强,一闻杀贼心飞扬。
无官不得骑官马,搴旗走下千仞冈。
玉笥山前水流血,白日不回大刀折。
胜败明知不可期,庐陵要使多忠节。
我来哭君泪满衣,君母老大君儿痴。
扬旂挝鼓徒旅去,孤云落日精魂归。
丈夫树勋当许国,一死如君独悽恻。
君不见武昌兵八千,尽向淮南看明月。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悼念胡洵的作品,题为《哭胡洵》。诗中描绘了胡洵早年的志向与困境,他不愿与一般书生为伍,渴望在乱世中展现自己的武勇。他力大无穷,一心报国,战场上奋勇杀敌,即使受伤流血也不退缩。然而,尽管他明白胜败难料,仍坚守庐陵,希望激励更多人保家卫国。
诗中表达了对胡洵壮烈牺牲的哀悼,他的母亲年迈,儿子却已离世,令人悲痛。诗人感慨胡洵虽然身死,但精神犹在,如同孤云落日,英魂永存。最后,诗人以武昌八千兵的历史典故,暗示胡洵的英勇事迹将被后人铭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小楼角。一树新桐孕萼。
湘帘冷,雏燕怯飞,那更东风晓偏恶。菱花莹妆阁。
淡淡临窗梳掠。
玉梯畔,随意行来,一种天真最难学。无言映珠箔。
正閒拂霜毫,字仿钗脚。姗姗影并炉烟弱。
旋小歛鸳砚,微揎罗袖,笋娇荑嫩宛似削。
把鬟缕低约。珠珞。镇閒却。爱扣缀通犀,鞋绣文雀。
药房深处葳蕤钥。恰襟上香暖,鬓边花落。
这般情景,怎教我,不念著。
极不祥文,久拚付、冷烟消也。
开卷处、茫茫百感,泪如铅泻。
花骨冷沉黄土月,纸香残染红奁麝。
记霜晨、雨夕尽编摩,何为者。凄凉事,重提怕。
笔墨债,从今谢。下场头一劫,琴烧鹤化。
若有思兮清梦短,更无人处微灯挂。
只小窗、一卷楚招魂,消长夜。
一灯寒共。小焰帘飔送。看急景,同飞鞚。
绿骄迷槛影,红烂粘苔缝。
人去后,鹦哥记得前春梦。旧泪心头涌。
新恨风前动。空刺促,怜囚凤。
灰微香力死,幔薄花魂冻。
乌啼了,恹恹投枕眉梢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