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焚旧寄吴门诗文感赋二首·其一》
《满江红.焚旧寄吴门诗文感赋二首·其一》全文
清 / 王策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极不祥文,久拚付、冷烟消也。

开卷处、茫茫百感,泪如铅泻。

花骨冷沉黄土月,纸香残染红奁麝。

记霜晨、雨夕尽编摩,何为者。凄凉事,重提怕。

笔墨债,从今谢。下场头一劫,琴烧鹤化。

若有思兮清梦短,更无人处微灯挂。

只小窗、一卷楚招魂,消长夜。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诗人王策所作,通过“焚旧寄吴门诗文感赋二首(其一)”这一标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往作品的复杂情感。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回忆,尤其是对那些已逝去的岁月和作品的怀念。

“极不祥文,久拚付、冷烟消也。” 开篇即以“极不祥文”点明了对过去作品的评价,同时也暗示了这些作品可能遭到了遗忘或被忽视的命运。“久拚付、冷烟消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作品最终归于寂寥的无奈与接受。

“开卷处、茫茫百感,泪如铅泻。” 描述了打开旧作时涌上心头的复杂情感,如同泪水般沉重而无法控制地流淌。这里的情感不仅仅是对作品本身的感慨,更是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深深哀叹。

“花骨冷沉黄土月,纸香残染红奁麝。” 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作品比作埋藏在黄土之下的花朵,虽然凋零却依然散发着香气,如同红奁中的麝香一般,虽已陈旧但依旧珍贵。这不仅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诗人创作生涯的一种回顾与致敬。

“记霜晨、雨夕尽编摩,何为者。” 提及了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努力,无论是霜晨还是雨夕,都未曾停止过对作品的打磨与完善,然而最终的目的为何?这里蕴含着对创作意义的反思。

“凄凉事,重提怕。笔墨债,从今谢。” 表达了面对过去作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事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似乎在告别过去的创作,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下场头一劫,琴烧鹤化。” 这里可能借用了戏曲中的术语,暗示了人生或创作生涯中的重大转折或结束,如同琴声消散,鹤化为灰烬,象征着某种精神或艺术生命的终结。

“若有思兮清梦短,更无人处微灯挂。” 在寂静无人的夜晚,诗人或许在进行着深思,但梦境却短暂而清晰,仿佛只有微弱的灯光陪伴着他,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氛围。

“只小窗、一卷楚招魂,消长夜。” 最后一句以“楚招魂”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小窗前的一卷书中找到慰藉,度过漫长的夜晚。这里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寄托,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对知识、对美的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满江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作品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艺术、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怀念旧作的诗歌,更是一次对自我创作历程的回顾与反思,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王策
朝代:清

江苏太仓人,字汉舒。诸生。以词名,尤侗曾邀主其家。有《香雪词钞》。
猜你喜欢

小饮示幕府

边书日夜急,王旅方徂征。

我非刘越石,长啸徒登城。

缅想豺与虎,行当筑鲵鲸。

传车日边来,风雷走天声。

黄旗三面至,捷奏纷纷横。

天险限南北,长江正东倾。

诸君亦良苦,唾口争请缨。

谁云凌烟阁,自昔无书生。

卮酒安足辞,勉当建雄名。

(0)

康判官寄螃蟹

沙头郭索众横行,岂料身归五鼎烹。

支解樽前供大嚼,胸中戈甲也虚名。

(0)

枯骨颂·其一

风力机关终有尽,深情厚貌见无因。

担擎黑业归何处,留得枯骸未化尘。

(0)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二

佛病与祖病,众生心上疑。

情尘一念脱,消散如风吹。

试问诸病源,起灭从何依。

来从何所来,去向何所归。

若能直下见,苦痛无毫釐。

不见维摩老,文殊问疾时。

聚头说药方,失却狮子儿。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二十四

今朝吃粥太晚,徐六街头担饭。

只知打鼓升堂,不觉又是吃饭。

吃粥了吃饭,吃饭了吃粥。

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

(0)

拟寒山寺·其三十八

因果耳不闻,说话多差错。

畜生若不杀,世上无处着。

此语乃魔语,诱人入鼎镬。

不知羊与人,互换相酬酢。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