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二》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佛病与祖病,众生心上疑。

情尘一念脱,消散如风吹。

试问诸病源,起灭从何依。

来从何所来,去向何所归。

若能直下见,苦痛无毫釐。

不见维摩老,文殊问疾时。

聚头说药方,失却狮子儿。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深创作的《偈一百二十首》中的第八十二首。诗中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佛教中的生死轮回、疾病根源以及解脱之道。

首句“佛病与祖病,众生心上疑”提出问题,指出佛祖所面临的疾病与痛苦,以及这些疾病在众生心中的疑惑。接着,“情尘一念脱,消散如风吹”表达了通过去除情感的尘埃,心灵得以解脱,如同风吹过不留痕迹。诗人进一步追问:“试问诸病源,起灭从何依?”引导读者思考疾病和痛苦的根源,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和消失的。

“来从何所来,去向何所归”则将思考引向生命的起源与终点,暗示生命的过程充满了未知。最后,“若能直下见,苦痛无毫釐”强调了直接洞察真相的重要性,认为一旦理解了生命的本质,痛苦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见维摩老,文殊问疾时”引用了佛教经典中的故事,维摩诘居士年老体衰,文殊菩萨前来探望并询问他的病情。然而,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反问,是否真正理解了维摩诘的智慧,是否只是关注表面的疾病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真理。

“聚头说药方,失却狮子儿”则以形象的语言告诫人们,过分专注于外在的解决方法(如药物治疗),往往会忽视内在的根本问题。这里“狮子儿”可能象征着内在的智慧或力量,提醒人们在面对疾病和痛苦时,应寻求内心的觉醒和解脱,而非仅仅依赖外在的手段。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和比喻,深刻地探讨了佛教哲学的核心议题——如何通过内心觉悟来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解脱的状态。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元默游萝峰寺

春日春风吹客行,好春元在最高层。

千寻石上看流水,独自鸣钟何处僧。

(0)

兼卜朱明两洞

遂卜朱明西,乃兼朱明东。

东西如日月,天地普悬同。

何以爱东洞,虾蟆起青空。

何以爱西洞,麻姑笑芙蓉。

朝日未出时,先见东海红。

新月欲吐夜,坐待西岩中。

日月互来往,吾以观无穷。

(0)

初宿凤凰山栖凤窝

凤凰阁千仞,九重增城庐。

城中藏洞府,市上隐悬壶。

云卧毛骨寒,冥栖心境娱。

楼堞几席下,群山入窗虚。

就枕见山色,悠然睇遐墟。

俯仰宇宙内,此乐复何如。

(0)

舟泊梁家庄檃括与应原忠语

万物宇宙间,混沦同一气。

充塞与流行,其体实无二。

就中有粲然,即一为万理。

外此以索万,舍身别求臂。

逝川及鸢鱼,昭昭已明示。

我心苟不蔽,安能出于是。

知止乃有定,动静原非异。

见之即浑化,是名为大智。

其次在敬养,敬有为心累。

勿忘以勿助,其机极简易。

嗟彼世间儒,憧憧起私意。

自然本无为,廓之配天地。

(0)

瑞鹤仙.寿?社柴晓莲兰太夫人

温风随节至,见王母,凤辇鸾旗同莅。称觞逢阆地。

有会洛耆英,过江名士。裁红刻翠。

侑瑶觥,新词竟制。

倩东方偷献蟠桃,玉露漙漙满蒂。犹记屡陪胜侣。

间过文郎,阄题案句。贤哉湛母,款客亲分芳饵。

喜今朝设帨。萱花含笑,恰并荷花逞丽。

愿年年队逐斑衣。碧筒共醉。

(0)

水调歌头.与某校同学话别

去日一何速,来日应大难。

忽与君等别校,使我百忧攒。

喜散大千花片,相与同登觉岸,对面有情看。

大地虽荆棘,把臂有余欢。中原事,苍凉甚,恨无端。

唤起种魂欲活,梦赋■■■。同仇踊跃■■,■■■■■■,愿力自团团。

无限临岐义,努力劝加餐。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