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寒共。小焰帘飔送。看急景,同飞鞚。
绿骄迷槛影,红烂粘苔缝。
人去后,鹦哥记得前春梦。旧泪心头涌。
新恨风前动。空刺促,怜囚凤。
灰微香力死,幔薄花魂冻。
乌啼了,恹恹投枕眉梢重。
一灯寒共。小焰帘飔送。看急景,同飞鞚。
绿骄迷槛影,红烂粘苔缝。
人去后,鹦哥记得前春梦。旧泪心头涌。
新恨风前动。空刺促,怜囚凤。
灰微香力死,幔薄花魂冻。
乌啼了,恹恹投枕眉梢重。
这首《千秋岁·春夜用《弹指词》韵》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夜孤灯下的凄美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
“一灯寒共”,开篇即以一盏孤灯渲染出夜晚的寒冷与孤独,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接下来,“小焰帘飔送”一句,通过微弱的灯光和轻拂的帘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看急景,同飞鞚”中的“急景”指的是快速流逝的时间,与“飞鞚”(疾驰的马匹)形成对比,表达了时光匆匆、岁月易逝之感。而“绿骄迷槛影,红烂粘苔缝”则通过生动的色彩对比,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
“人去后,鹦哥记得前春梦”这一句,借鹦鹉回忆起主人的梦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鹦鹉的拟人化形象,使得情感更加细腻动人。
“旧泪心头涌。新恨风前动”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悲伤与痛苦,无论是对过去的回忆还是对现实的无奈,都让人心生共鸣。
“空刺促,怜囚凤”中,“囚凤”象征着被束缚的自由灵魂,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束缚的无奈。“灰微香力死,幔薄花魂冻”则通过象征手法,描绘了生命的衰败与凋零,以及周围环境的冷寂。
最后,“乌啼了,恹恹投枕眉梢重”以乌鸦的啼叫作为结尾,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与哀愁,同时暗示着主人公情绪的低落与疲惫,最终只能在沉重的叹息中寻求暂时的安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春夜中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自由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