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程教见和梅诗·其一》
《答程教见和梅诗·其一》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段清冰浸月华,短篱疏竹是谁家。

春光元不分吴蜀,惊见江南半树花。

(0)
翻译
清澈的冰水映照着月光,简陋的篱笆和稀疏的竹林属于哪户人家。
春天的景色本没有吴地和蜀地的区别,突然看见江南一半的树枝上开满了花朵,令人惊讶。
注释
清冰:清澈的冰水。
浸:映照。
月华:月光。
短篱:简陋的篱笆。
疏竹:稀疏的竹林。
谁家:属于哪户人家。
春光:春天的景色。
元:本来。
不分:没有区别。
吴蜀:吴地和蜀地(泛指江南地区)。
惊见:突然看见。
江南:江南地区。
半树花:一半的树枝上开满了花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一段清冰浸月华",诗人以清冷的月光映照在冰面上,营造出一种清寒而皎洁的夜景,仿佛时间被冰封,静谧无声。"短篱疏竹是谁家",通过简陋的篱笆和稀疏的竹子,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朴素,让人不禁好奇这究竟是谁的居所。

接下来,"春光元不分吴蜀",诗人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不分地域,不论江南还是吴蜀,都同样拥有明媚的春色。然而,"惊见江南半树花"这一句却带来了转折,诗人被眼前江南早春半树花开的景象所惊艳,这份惊喜中蕴含着对江南早春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冰清的环境为背景,通过对比吴蜀两地的春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节奏的细腻感受,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洪咨夔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寄题馀姚严公堂

汉家蒲车邀客星,严公高举鸿冥冥。

故人作帝且不屈,肯复俯首趋群卿。

姚江知是公卿聚,乡人尚敬陈山墓。

宁须封鬣卧麒麟,古陇荒凉名自著。

徐侯健令聊弦歌,草鞠犴圄庭张罗。

作堂县圃得面势,正见列岫青峨峨。

堂名不为游观设,标榜严公仰前哲。

令方冰檗事清修,日企陈山思砥节。

世人慕贵不足论,下马泣拜汾阳坟。

令今但望钓翁冢,好尚与俗真莸薰。

往闻范公当守睦,严濑奉祠初结屋。

至今压水抗轩楹,高椓檐牙映乔木。

此堂徐侯能始基,后来继者知为谁。

垩丹他日傥漫漶,补理勿废兹良规。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三一

人天眼目,渥洼真产。踏杀天下人,今古何曾间。

马师不曾过去,衲僧自生隔远。

不隔远,蜀旱不旱,蜀有彭汉。

(0)

述怀寄仲宝

鸡窗俛默谢尘嚣,炙手权门懒折腰。

节操刚持忠孝砺,胸襟常以古今浇。

萧条陋巷閒三径,牢落生涯寄一瓢。

何日高轩能我过,竹林清集共逍遥。

(0)

归途遣兴借朝宗韵简敦仁

缓著归鞭水石乡,息鞍箕踞小桥傍。

烟滋竹叶双丛玉,秋著芦花一岸霜。

泼眼溪山增爽气,袭人兰蕙破幽香。

拟提吟笔扛洪鼎,反笑蚍蜉不自量。

(0)

颂古四首·其三

放下屠刀处,棒打不回头。

云自帝乡去,水归江汉流。

(0)

默斋偈

稽首金刚狮子座,紫金光聚妙色身。

微尘刹土转法轮,演出无边殊胜义。

燃灯如来昔授记,初无一法可得者。

云何种种方便门,多劫宣扬不能尽。

观音妙力不思议,元从耳门得昧。

烁迦罗首八万馀,随处说法度众生。

云何现身蛤蜊中,不假语言法亦显。

当知是法本无法,语默两涂俱解脱。

二乘知见妄分别,偏执所见自缠缚。

解缚不离缚处解,还从语默證圆湛。

良哉居士具通眼,一切不随根境转。

了知诸法不可碍,刹那真入三摩地。

我愿初没这见闻者,悉悟真常成正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