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途遣兴借朝宗韵简敦仁》
《归途遣兴借朝宗韵简敦仁》全文
宋 / 欧阳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缓著归鞭水石乡,息鞍箕踞小桥傍。

烟滋竹叶双丛玉,秋著芦花一岸霜。

泼眼溪山增爽气,袭人兰蕙破幽香。

拟提吟笔扛洪鼎,反笑蚍蜉不自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首句“缓著归鞭水石乡”,以“缓”字点出诗人归心似箭却又不愿急躁的心情,选择在水石之乡缓缓前行,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息鞍箕踞小桥傍”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下马后,随意而自在地坐在小桥边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

“烟滋竹叶双丛玉,秋著芦花一岸霜”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竹叶比作晶莹剔透的玉,芦花比作霜,不仅描绘了秋天竹林和芦苇荡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滋”和“著”字,分别赋予了烟和秋以动态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泼眼溪山增爽气,袭人兰蕙破幽香”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芬芳。诗人仿佛被眼前的山水所感染,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同时,兰花和蕙草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拟提吟笔扛洪鼎,反笑蚍蜉不自量”表达了诗人对创作和人生的态度。他似乎想要拿起笔来,书写宏大的篇章,却最终笑着自嘲,认为自己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虫,无法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这既是对自我谦逊的体现,也是对文学创作中追求宏大与现实自我认知之间矛盾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欧阳澈作为一位诗人兼学者的深厚底蕴。

作者介绍

欧阳澈
朝代:宋   字:德明   籍贯:抚州崇仁(今属江西)

欧阳澈,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字德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猜你喜欢

赠王耜云中丞

汾水秋风梦影非,不堪血泪渍臣衣。

靴刀空效李光弼,华表还惊丁令威。

东海扬尘行复见,西山采蕨分长饥。

避秦何处桃花水,漫说江南一棹归。

(0)

春夜寒甚怀凤生

三月将半春未归,海棠冻僵红不肥。

满天密云悭作雨,朔风料峭寒砭肌。

此时摊书拥裘坐,微吟肯辍镫前课。

漏滴铜壶宵已深,淡月窥帘趁窗破。

北乡飞鸿逐去尘,谁怜怀远意逡巡。

深居斗室犹嫌冷,况尔风檐对策人。

(0)

题淮雨集

淮雨声声岁又阑,儿嬉造物太无端。

读书种断真堪惜,慰友词穷有至难。

他日水沈忆西阁,一时元鬓殉南冠。

怀王觉寤嗟何及,岂信兴亡属子兰。

(0)

重五前一日出山作

四年此地两重五,前度入山今出山。

荆楚岁时徒衮衮,匡庐云物自閒閒。

每逢令节浑无奈,欲买扁舟且未还。

回首楼台淹日月,惟余涕泪照苔斑。

(0)

题李文石校经图小影

人生任天机,至理靡不通。

静观群动息,冰雪澄其胸。

读书观大略,精力穿苍穹。

久之神悟澈,运用嘻无穷。

玉溪学獭祭,彭城工雕龙。

挦扯章句间,毋乃愧称雄。

君负奇特才,矫若挺长松。

弱龄破万卷,谈笑座生风。

摇笔起山岳,突兀撑晴空。

业邃勤自韬,随意图其踪。

有画不必展,有书姑弗攻。

卷石可徙倚,草色方青葱。

顺时适至性,怀抱方惺忪。

仿佛王逸少,啸傲会稽东。

又如诸葛子,抱膝吟隆中。

或方黄叔度,或拟郭林宗。

我独摅臆断,纯仁忠彦同。

会心不在远,相对双梧桐。

(0)

舟晚书怀

苍茫云水欲何之,又到移舟晚泊时。

冷淡心情斜照在,艰难身世逆风知。

破除积闷聊中酒,抒写离怀不废诗。

却笑沙汀双白鹭,无愁胡亦满头丝。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