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
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
岂知陶靖节,秪自爱吾庐。
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
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
岂知陶靖节,秪自爱吾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和谐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同时也展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乡间的平实与纯朴。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不同选择,表达了自己的志趣所向。竹径代表着隐逸之路,而“仙舟”则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显示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岂知陶靖节,秪自爱吾庐”两句,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对自己安贫乐道生活方式的自信和满足。这里的“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但在诗人看来,这已经是他心之所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自然界的交融,展现了一个超脱于世俗纷争、追求精神自在的人生态度。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清溪曲,一株梅。无人偢睬,独立古墙隈。
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
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更待明年首夏,酸心结子,天自栽培。
金鼎调羹,仁心犹在,还种取、无限根荄。
管取南州春色,都自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