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

塞江流柿起书楼,碧瓦朱栏照山谷。

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

惟馀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

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薮。

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私酒。

与君饮酒细论文,酒酣访古江之濆。

仲谋、公瑾不须吊,一酹波神英烈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和豪放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自己的胸襟与情操。

“君家稻田冠西蜀”一句,设置了诗歌发生的地点,是在四川地区的一个贵族家庭的稻田中,这里“冠”字用得好,既形容稻田的繁盛,又暗示主人家的富贵。紧接着,“捣玉扬珠三万斛”,则是对这个家族财富的夸张描写,通过古代珍宝的堆砌,表现了他们的豪华生活。

“塞江流柿起书楼”一句,转到了书房的情景,“碧瓦朱栏照山谷”,则是对这书房环境的细致刻画,展示了诗人对于学问与自然之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两句,更是豪放情怀的体现。诗人通过对主人家庭挥霍无度、不计后果的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态度。

“惟馀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学问与情怀。这里的“旧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这一百车书籍,被装载到船上,流向荆江,既有对知识渴望的表达,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某种期待。

最后三句,“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洑。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私酒。”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向往。通过提及“伍洲”与“刘郎洑”,不仅是在地理上的描绘,更是在历史文化上的呼应。而最后一句,则是在提醒主人,明天寒食节应当过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主人的交谊和对美酒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豪门生活、个人学问情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回忆等多维度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次韵枢相雪中之什

空明无际了寒天,戍堠消锋弩绝拳。

平白万方包险秽,清泠一片起沉绵。

山登姑射欣逢岁,贼破淮西欲问年。

更长嘉陵千尺浪,春风稳送五湖船。

(0)

用山谷上东坡韵与冯黎州·其一

赐履圣贤地,专征翰墨场。

藜然本非照,昏幽自蒙光。

醍醐有真液,薝卜无别香。

座当百尺楼,馀子但庑廊。

誉毁不可劫,造物能雌黄。

简编熟古人,见公盖未尝。

彭黥非韩敌,或可噪其旁。

公有八纮罝,就猎庸何伤。

(0)

投晁子止制置三首·其三

西南雄节制,人物妙炉锤。

舐鼎非无意,登门独恨迟。

正期云触石,会见菌成芝。

不信酬恩事,君看左顾时。

(0)

出郊

颇爱晚凉出,适当秋霁初。

丰年田父语,乔木野人庐。

畦稻根根直,池荷叶叶疏。

冷官无事业,归舍了残书。

(0)

送武广叔游浙东二首·其一

六载交情笃,安贫见子难。

学穷栒邑鼎,篆逼峄山刊。

歧路伤轻别,金兰义肯寒。

浙东仍岁俭,持底劝加餐。

(0)

先照亭

危梁上下庆云端,禅刹翚飞插翠峦。

华藏贝多缄秘典,香厨莆塞供珍餐。

回廊跨壑千重峻,悬溜当空六月寒。

盘礴迥知灵秀境,极高方见地形宽。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