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履圣贤地,专征翰墨场。
藜然本非照,昏幽自蒙光。
醍醐有真液,薝卜无别香。
座当百尺楼,馀子但庑廊。
誉毁不可劫,造物能雌黄。
简编熟古人,见公盖未尝。
彭黥非韩敌,或可噪其旁。
公有八纮罝,就猎庸何伤。
赐履圣贤地,专征翰墨场。
藜然本非照,昏幽自蒙光。
醍醐有真液,薝卜无别香。
座当百尺楼,馀子但庑廊。
誉毁不可劫,造物能雌黄。
简编熟古人,见公盖未尝。
彭黥非韩敌,或可噪其旁。
公有八纮罝,就猎庸何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用山谷上东坡韵与冯黎州(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圣贤之地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翰墨艺术的专注与投入。
"赐履圣贤地,专征翰墨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居住之地的敬仰,并将自己的文学创作视为一种特殊的召集或征召。"藜然本非照,昏幽自蒙光"则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即便是在不被人注意的情况下,也能自发发出光芒。
"醍醐有真液,薝卜无别香"这一句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物质的特性,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和气息是无法替代和混淆的。接着"座当百尺楼,馀子但庑廊"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居高临下的生活状态。
"誉毁不可劫,造物能雌黄"表明了对于名誉和毁谤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万物造化之能的赞美。"简编熟古人,见公盖未尝"则显示了诗人对前人文学作品的精研,以及对某位人物(可能是指苏东坡)的高度评价。
最后两句"彭黥非韩敌,或可噪其旁。公有八纹罝,就猎庸何伤"通过比较古代名相彭蔡和韩子之关系,表达了对某种能力或手段的肯定,以及对于某种行动的疑问。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自然哲思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和独到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