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纷纷、木叶下亭皋,秋容际寒空。
庆屏山南畔、龟游绿藻,鹤舞青松。
缥缈非烟非雾,喜色有无中。
帘幕金风细,香篆濛濛。
好是庭闱称寿,簇舞裙歌板,欢意重重。
况芝兰满砌,行见黑头公。
看升平、乌栖画戟,更重开、大国荷荣封。
人难老,年年醉赏,满院芙蓉。
渐纷纷、木叶下亭皋,秋容际寒空。
庆屏山南畔、龟游绿藻,鹤舞青松。
缥缈非烟非雾,喜色有无中。
帘幕金风细,香篆濛濛。
好是庭闱称寿,簇舞裙歌板,欢意重重。
况芝兰满砌,行见黑头公。
看升平、乌栖画戟,更重开、大国荷荣封。
人难老,年年醉赏,满院芙蓉。
这首诗是《八声甘州·寿国太夫人》,出自唐末宋初的无名氏。这是一首描写秋日庭院景色,并以此表达对寿星之尊者的祝福之情的诗。诗中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手法,运用了许多意象和隐喻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
首句“渐纷纷、木叶下亭皋”描绘出秋天落叶覆盖庭院的景象,其中“渐纷纷”形容树叶纷飞而下的样子,“木叶下亭皋”则是具体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季节感,又为后文设定了一种淡雅的氛围。
接着,“秋容际寒空”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意象,诗人通过对秋色和天气的描述,展现出一种肃穆而又静谧的画面。在这里,“秋容”指的是秋天特有的景致,“际寒空”则暗示了一种即将来临的冬日冷清。
“庆屏山南畔、龟游绿藻,鹤舞青松”一句中,“庆屏山南畔”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龟游绿藻”和“鹤舞青松”则是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祥瑞之象。其中,“龟游绿藻”寓意长寿,龟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命百岁;而“鹤舞青松”则常与仙境相关联,鹤是长寿的象征,而青松代表着长存不衰。
“缥缈非烟非雾,喜色有无中”此句通过对景物模糊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难以捉摸的意境。“缥缈”形容景物朦胧不清,“非烟非雾”则是对这种朦胧感的进一步强调,而“喜色有无中”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超然之乐,这里面的“喜色”指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愉悦。
“帘幕金风细,香篆濛濛”一句中,“帘幕金风细”描绘了一种温馨而又细腻的室内景象,其中“帘幕”是指窗户或门口的装饰物,而“金风细”则可能是对晚秋微风的形容;“香篆濛濛”则是一种香气弥漫的描写,诗人通过这种温暖而又柔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舒适安宁的氛围。
“好是庭闱称寿,簇舞裙歌板,欢意重重”此句中,“好是庭闱称寿”表达了对寿星的赞美之情;“簇舞裙歌板”则描绘了一种喜庆和活泼的场面,这里面的“簇舞”指的是集体舞蹈,而“裙歌板”则是音乐与歌唱的组合,表现了人们对寿星的敬仰之情;“欢意重重”则总结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积极、喜悦的情绪。
“况芝兰满砌,行见黑头公”此句中,“况芝兰满砌”是对庭院内芝兰盛开的描写,这里的“况”字用以转折,表明接下来的内容与前文有所不同;“行见黑头公”则可能是一种生动的生活场景描述,或隐喻着年轻人满头乌发的活力。
最后,“看升平、乌栖画戟,更重开、大国荷荣封。人难老,年年醉赏,满院芙蓉”一句中,“看升平、乌栖画戟”可能是对某种仪式或庆典的描述,这里的“升平”可能指的是祭祀活动,而“乌栖画戟”则可能是一种装饰品;“更重开、大国荷荣封”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其中“更重开”意味着再次或更加,“大国荷荣封”则是对国家繁华的隐喻,通过荷花来比喻国家的美好与尊贵;“人难老,年年醉赏,满院芙蓉”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长久和快乐享受的愿望,其中“人难老”是对寿命延长的祝福,“年年醉赏”指的是每年都能尽情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而“满院芙蓉”则是一种充满了莲花(芙蓉)的庭院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而纯洁的事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以及生动的生活场景和寓意深远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寿星之尊者的祝福之情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美好的赞美。
句曲一山县,东西俱百里。
三茅地有灵,出宰多才美。
前有赵与谢,今有程与李。
李为山东望,声价高莫比。
清明一古镜,冷浸玉泉里。
敏哉制锦手,洗却鸣琴耳。
仁心非邀誉,直道不容毁。
慈姁牧细民,谦撝揖多士。
学馆盛文风,讲席究经旨。
有客东北来,空斋兀书几。
弹铗笑冯驩,下榻惭孺子。
乐虽足一瓢,饱不望四簋。
既为邑之氓,是亦吾所耻。
饥饿欲赒之,馈蒱斯受已。
将归重回首,决去负知己。
冉冉楚山云,悠悠断江水。
堂堂遗一老,五福寿而康。
系出安仁谱,身居荣禄乡。
春山樵独隐,晚圃菊尤香。
有子知何憾,骑龙下大荒。
专城镇西土,世禄食南方。
纨裤洗馀习,簪缨袭旧芳。
高风仰乔木,遗爱指甘棠。
他日循良传,应留姓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