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来桂树林,我辞桂林去。
桂树我所种,高大已如许。
六月浓阴绕茆屋,不待花开可娱目。
驻屐从穿石上苔,题诗况有墙西竹。
小弟爱客开素襟,两载于君情最深。
短棘本非鸾凤栖,长琴每作蛟龙吟。
君昔少壮抱奇节,荏苒风尘头欲白。
道义交从久更真,风月笑谈常自得。
江西词赋多才雄,知君己有中唐风。
汗马功名属年少,且可草服山岩中。
海棠牡丹都赏遍,磊落珠玑满诗卷。
我独天涯鏖俗尘,白纻每愁颜色变。
丁宁小弟毋我违,南阮虽贫颇自奇。
桂树花开新酒熟,作书报我归如飞。
君来桂树林,我辞桂林去。
桂树我所种,高大已如许。
六月浓阴绕茆屋,不待花开可娱目。
驻屐从穿石上苔,题诗况有墙西竹。
小弟爱客开素襟,两载于君情最深。
短棘本非鸾凤栖,长琴每作蛟龙吟。
君昔少壮抱奇节,荏苒风尘头欲白。
道义交从久更真,风月笑谈常自得。
江西词赋多才雄,知君己有中唐风。
汗马功名属年少,且可草服山岩中。
海棠牡丹都赏遍,磊落珠玑满诗卷。
我独天涯鏖俗尘,白纻每愁颜色变。
丁宁小弟毋我违,南阮虽贫颇自奇。
桂树花开新酒熟,作书报我归如飞。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寄彭中和》是郭钰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彭中和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彭氏生活的描绘。首句“君来桂树林”,以桂花树起兴,象征友情的深厚和彭中和的到来。诗人回忆自己曾与彭中和共同种植桂树,如今树已长大,暗寓时光流转。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夏日桂树浓荫和石上苔藓、墙西竹子,描绘了彭中和居处的清雅环境,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情趣。诗人赞美彭中和热情好客,友情深厚,同时也赞赏他的才华,认为他有中唐诗人的风范。
诗中提到彭中和年轻时怀抱高尚节操,尽管经历风尘,但道义之交更为纯粹。诗人鼓励彭中和不必过于追求功名,可以在山岩间过简朴生活,享受自然之美。他们一起欣赏过海棠牡丹,彭的诗才横溢,而诗人自己则感叹在俗世中奔波,容颜渐老。
最后,诗人叮嘱彭中和勿忘彼此的情谊,告知他桂树花开之时,新酒熟了,期待他能迅速归来,共享佳酿,表达了对相聚的期盼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特色。
大孝慕终身,赤子心不失。
人为物欲移,少时浑不忆。
嗟嗟尘壒中,自朝至日昃。
惟余夜梦清,常侍亡亲侧。
依然一卷书,口授皆手泽。
此境几何年,未能忘顷刻。
寤寐恍见之,音容在咫尺。
往时青灯味,此生难再得。
纵使画能传,深恩报罔极。
龙子具史才,善学紫阳笔。
著书逾十年,凤池曾未入。
忽捧五朵云,变体效韦陟。
同游忆鹭渚,论文共畴昔。
古今纳怀抱,早兼才学识。
致身今省郎,回翔在禁密。
由来铨衡司,稽考近史职。
岂独藉文章,赓歌以报国。
子亦能诗人,投我累篇什。
性情本一气,我诗堪子质。
作诗如作史,即此见风力。
子诗无常师,往往有心得。
浪仙遇京兆,推敲偶相值。
公干肯升堂,澹台不至室。
诗道日趋下,竟成夤缘习。
而子独不然,品高诗自逸。
观人在忽微,我心仪有日。
以兹矢平生,当为邦司直。
看子上青云,晚成裕名实。
致君尧舜道,千秋事何极。
同学廿年余,心期应可必。
杜老称诗史,许身空契稷。
《龙筠圃吏部寄题拙诗四首,适假旋,赋此为赠》【清·刘绎】龙子具史才,善学紫阳笔。著书逾十年,凤池曾未入。忽捧五朵云,变体效韦陟。同游忆鹭渚,论文共畴昔。古今纳怀抱,早兼才学识。致身今省郎,回翔在禁密。由来铨衡司,稽考近史职。岂独藉文章,赓歌以报国。子亦能诗人,投我累篇什。性情本一气,我诗堪子质。作诗如作史,即此见风力。子诗无常师,往往有心得。浪仙遇京兆,推敲偶相值。公干肯升堂,澹台不至室。诗道日趋下,竟成夤缘习。而子独不然,品高诗自逸。观人在忽微,我心仪有日。以兹矢平生,当为邦司直。看子上青云,晚成裕名实。致君尧舜道,千秋事何极。同学廿年余,心期应可必。杜老称诗史,许身空契稷。
https://shici.929r.com/shici/hxYxHAp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