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西林下,逋仙恐是君。
支筇鹤外见,哦句竹边闻。
老树春常早,空山雪不分。
道人无梦久,何处觅梨云。
茅屋西林下,逋仙恐是君。
支筇鹤外见,哦句竹边闻。
老树春常早,空山雪不分。
道人无梦久,何处觅梨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林景象,充满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逋仙的怀念。首句"茅屋西林下"点明了环境的简朴与自然,暗示了友人道士的生活状态。"逋仙恐是君"则表达了诗人对逋仙的敬仰,认为他可能就是居住在此的道人。
"支筇鹤外见,哦句竹边闻"通过描绘诗人持杖远望,听到友人在竹林中吟哦诗句的情景,展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共同的志趣。"老树春常早,空山雪不分"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即使在春天,老树依然早早发新芽,而空山的雪景也让人难以分辨季节。
最后两句"道人无梦久,何处觅梨云"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超然物外、心境如梦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梨云"一词,既指洁白的梨花,也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理想境界。整首诗以景寓情,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南国去天远,行程勿滞留。
试期催负笈,战决胜焚舟。
澹墨题金榜,英声起璧流。
旦评期望久,著力在毫头。
年来百念如寒灰,老眼慵向时人开。
犹有爱山缘未断,芒鞋信步东岩隈。
东岩幽胜甲晋境,寒藤古木生苍苔。
谁凿云根泄海眼,惊波深泻如奔雷。
衲僧具眼觑天奥,作亭闯尔临渊洄。
亭中空洞纳万象,收奇揽秀无遗材。
倚阑清坐洗尘念,洒然冰雪涵灵台。
上方一目尽千里,劳筋未暇穷崔嵬。
百年名刹烬一炬,可怜金碧成蒿莱。
世间兴废岂足道,会看穹壤论三灾。
短生乘化不暂驻,须臾变化随风埃。
心知所历皆梦境,题诗漫识吾曾来。
下山一笑便陈迹,但见白塔苍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