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霞诗十二首·其八登海螺岩》
《丹霞诗十二首·其八登海螺岩》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重岩飞阁近天门,俯瞰群峰势独尊。

晚秀倚空徒自鉴,草玄无上与谁论。

心同云汉形俱外,目对星辰意不繁。

踏遍且归山尽处,妙高终日到黄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海螺岩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哲思。首句“重岩飞阁近天门”以雄伟的景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耸入云的世界,仿佛置身于接近天界的仙境之中。接着,“俯瞰群峰势独尊”一句,不仅展现了海螺岩的巍峨壮观,也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周围世界。

“晚秀倚空徒自鉴,草玄无上与谁论”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观以生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晚间的秀美景色虽独自映照在空中,却无人能真正理解其深意;而草木的玄奥之理,似乎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来探讨,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

“心同云汉形俱外,目对星辰意不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融。心如云汉般广阔,形体则超脱于尘世之外,目光所及之处,星辰闪烁,但诗人的心境却并不因外界的繁华而感到繁杂。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踏遍且归山尽处,妙高终日到黄昏”表达了诗人对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不懈追求。即使走遍千山万水,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妙高峰峦终日伴随,象征着诗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即使在黄昏时刻也不减其热情与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执着,展现了明代禅僧释函是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其十君子堂

古人不可逢,岂徒慕其名。

兹堂号君子,想像劳我情。

高山仰后世,作者追前声。

何处见文简,堂虚风更清。

(0)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其六乐山堂

兹堂虽不华,三面受山色。

直东接溟海,云雾时振翮。

几年芜秽深,一日洞天折。

悠然舒啸中,自得仁所宅。

(0)

教授两为玉蕊花赋长韵富赡清新老病无以奉酬辄用杨史君韵为谢

广行行实称才华,如节鸾和驭宝车。

曾燕琼林天一幄,却吟玉蕊市三家。

大篇追补唐诗阙,盛事常流鲁頖誇。

别有冰姿延客住,白池剩种白莲花。

(0)

怀仙桥

晴雷昼夜激奔湍,涧草岩花亦耐寒。

刘阮茫茫空仰止,恐乘风月一鞭鸾。

(0)

白莲·其二

泰华仙根不染尘,一枝冷淡种尤真。

俗缘梦断承妃步,色相空来坐佛身。

净比禅心月上女,妆羞丽质水边人。

纻袍羽扇吟相对,笑杀思王赋洛神。

(0)

答黎教授·其二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