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堂虽不华,三面受山色。
直东接溟海,云雾时振翮。
几年芜秽深,一日洞天折。
悠然舒啸中,自得仁所宅。
兹堂虽不华,三面受山色。
直东接溟海,云雾时振翮。
几年芜秽深,一日洞天折。
悠然舒啸中,自得仁所宅。
这首诗描绘的是台州郡治中的乐山堂,尽管建筑并不华丽,但其特色在于三面环抱山色,向东直连大海,云雾缭绕,犹如鸟儿振翅飞翔。诗人感慨此处多年荒芜,如今却仿佛打开了通往洞天福地的门户。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长啸,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仁者之境,心灵得到了归宿。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寓了诗人对清静与超然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